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87章 渐变11(2/3)

的辅军部将,也被要求参加军中的学习和讲谈,虽然让人有些不明所以,但是也听了公明哥哥的却说,还是相当重视起这个机会来。

况且,虽说李逵是斗大字不识的大老粗一个,但他却极是喜欢听人说书讲古的,各种古时先贤豪杰,慷慨激荡的典故和传说。

至少从这些故事里,他知道一个事实,哪怕再是出身卑下,拔起于贫寒微贱之徒,只要有上进和奋发之心,同样也可以做大事而功成名就,传泽数世的。

“二十九处士兵委员会,”

而在作为集训地的原青州刺史府衙的不远处,我也正在接受标兵团正将,兼特设内务督导官穆隆的报告

“已在新扩增和补充的辅军大队里,建立起来,”

“基本能够满足分派到队下的要求……”

“按照要求,选人上尽量近乡和同籍扎堆的情形……”

“相应的训作,已经在安排了……”

“可以安插在各队铳手训练间进行……”

我点头道。

“这次抽调前来轮训的六十三人……”

面无表情的穆隆又继续道。

“其中本军二十四人,外协三十九人……”

“分作三班,共计正辅十三项基本课目……”

“既有步操,阵列,令条、铳战、白兵、计略、营务、辎重管理等诸要内容……”

“相应教员,前身大都出自讲武或是京大……”

“其中另有二十六人,需要预先补习文字和数算,……”

“因此独成一班,须得更晚一些才能完成诸课项目……”

“善,……”

我再次点头道。籍着过冬休整地额这个战场闲余,我一边加紧操练麾下的各只部伍,一边也在努力梳理着麾下的武装力量。

毕竟,因为之前的吞并和扩张,已经让我麾下的实力膨胀数倍的同时,掌控力和战斗力,也便显得额被稀释了许多。

因此,除了王贵麾下编制最大,建制也比较完整的前军,尚不宜有大动作外。

其他崔邦弼名下的行营护军;踏白军旧部的六个营头,刘延庆部的两营客军等,都属于了我改造的对象,

前番增补、再编、合并,乃至裁汰老弱伤病为名的兵员调整,和这次集中选派轮训,都只是其中一个步骤和环节而已。

我当然没有指望,通过几次短期的轮训和再教育,就能把这些代表各支部队的中坚骨干分子,已经成型的价值观与追求,给轻易扭转过来,直接洗脑成我的死忠和拥埠,

但至少可以有所影响和输灌本军独有的理念主张,而让他们感受到以我为首这个团体的前景和发展方向,进而有所期待和向往的苗头。

这样在日后潜移默化的磨合过程中,无论是单纯功利的投机者,还是简单的理想主义追求,或者只是随波逐流的随大众者,都自然就会根据各自的价值取向,逐渐靠拢本军,对这个大集体逐渐形成的所谓向心力。

更进一步说,他们带着这种思想和情绪,回去再各自部队里,发挥维持某种异论相搅的作用,而不至于变成某个人,得以独断专行的一言堂,还是不成问题的。

一切虽然有所磕磕绊绊的,但总体还在按照几步的步骤向前推动和实行着。

美中不足的是,派往南下的信使,仍旧是没有任何结果。

游荡在中原大地上的那些胡马儿,虽然已经无力威胁我偏安的青州这一隅,甚至被打的心有余悸,而连徐州城都不敢占据。

但是对于我派出去的传信小队,就没有这种运气和机会了。他们不是渡过淮水后遇敌失踪,就是折损人手之后无功而还

广府上城的灵璧候府,也成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