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百二十三章 异梦3(2/3)



说实话,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将这个消息,告诉那只玩具阿秋,然后看看她脸上的表情,想必回事很有乐趣的事情了。

?.

而在辽郡城内城墙边的宾馆附近,已经被里三层外三层的士兵所紧紧包围,或者说保护和监视着着。

作为其中部分门窗还是余烬袅袅的薛氏使团驻地里。私下里使团的一干人等脸色,依旧很有些不好看,不仅仅是受了袭击的缘故。还有一点对难以控制局势走向的不安和悲观心情。

相对家大业大而族人和附庸松散分布的而言,薛氏一族而因为长期处于对抗的第一线,在历代累累的伤亡和牺牲之下,家族成员相对要少而精得多,在逐步藩镇化之下也更加的抱团,而充满了某种军旅化的风格。

就和罗氏本家的情况一般,这次和议在薛氏内部也有大量的杂音和反对。

就连身为内宰兼正使的薛定邦本人来说,也并不完全是愿意和罗氏这个世仇求和与妥协的。但是这是本家老令公在世早就既定,并且为此筹划许久的方略,并且得到了那位极有权势的大人物,所代表地方势力的支持和授权。

事实上这番图谋和策划,在北国遭遇亡国危机将灭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运作了。

然后一步步的推动到现今,在老令公身故之后,就连明显暗弱不振的主干,或是充满纷争不休的几个支系,都没有办法抗拒的事情,至少是在眼下是这样的。

毕竟,作为对抗和攻打安东诸侯的第一线,以现今薛氏已经藩镇化的体制,倾力而出或许还有一战之力,但是在后方的河北、平卢各道皆残破纷乱,无法提供足够支持的情况下,却没有更多长期坚持下去的资源和人力了。

因此,在守土无力也无法取得长期对抗优势的情况下,以放弃一些根本保不住的东西作为代价,获取和罗氏议和的条件,然后从其他方向获得突破和补偿,似乎也就成了惟一的选择和出路。

而薛氏让出的这三州,在长期的战争和冲突中,早就是残破不堪民生艰巨的难守之地了。

因此慨然的让了出来,对于主体实力的影响有限。但对从大败之后恢复起来还没多久的罗氏,及其信义仁藩主来说,却是难以抗拒的饵料和诱惑。

只是薛氏唯一的追加条件就是,以担心可能失控的血腥报复为由,不能由东宁军为首的那些前沿的部队去接管。

而具体的移交和接防,必须由来自罗氏本藩的军队牵头和负责,这才是其中的某种关键。

只是薛氏就算让出了三州之地,也依旧据有中原诸道,进入东北诸藩列国的重要通道——辽西走廊。

在这片沿海的长条形平原地区上,分布这至少七座大型城邑和十数座堡寨,是连接平卢与安东道最短,也是最近,最是方便的一道通道。

因此,在薛氏为首的安东诸侯,投附了北朝之后,就算是长期处于被压制下风,也依旧得到来自北朝大力的支持,而始终屹立不倒。

而安东诸侯想要组成联军侵袭中原的话,也就只能从北方绕道山外草原,而试图从大同一线寻求突破,期间要侵扰和穿透诸多草原诸侯势力的领地。

一些经年的矛盾和仇怨,也因此埋下了长久的根源。

接下来的时间内,我再度表现出某种缺乏兴趣,而欲将离开的态度之后,却又得罗氏方面的一份新提案,

这份提案就更妙了,居然相当贴心,或者说是投其所好的,以暂借歇脚晒泊处为由,将辽东半岛西南端最狭长的部分,包括积利城及其港口在内的大半个积利州,都租借给了淮东所属的船团管辖和经营。

以换取淮东所属的势力,借兵参与薛氏罢兵言和的交接过程,以及后续连带的军事行动,的相关基本担保条件之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