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22章 朱俊的破敌之策(2/4)

社被黄巾军围困数月,朝廷基本上不会再派援兵过来,只能靠着我们自己,不知诸将可有何破敌之策?”待到军中诸将到齐后,身为主将的朱俊,这才主动询问起来道。

只是,对于朱俊的目光,军中诸将皆是眼观鼻、鼻观心,气势瞬间萎靡,因为他们实在是没有什么办法,在万般无奈之下,他们只好将目光落于曹操身上。

毕竟,领军退往长社,这是曹操在大军溃败之时,主动提出来的计策。

不过,他们可不敢说,毕竟曹操可是正儿八经的长水校尉,乃是天子亲军,哪是他们可以随意嘴碎的。

“敌我相差太过悬殊,只能坚守下去,黄巾军人数众多,本将可不相信,他们有这么多粮食,可以供应他们生存。”曹操当即开口说道。

曹操的意思很明显,就是一个字,拖。

汉军完全可以拖的起。

毕竟,长社城里面,好有好几百万石粮食,以长社城如今的军队人数,就算是吃上一年半载,也是绰绰有余的。

见曹操没有说出,自己想要得到的答案,朱俊顿时忍不住白了他一眼,他可不信以曹操的谋略,会看不出北门的问题。

只是,曹操不开口,他实在是无法主动去说。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当即有一员将领忍不住了。

“等、等、等,敢问长水校尉大人,我等要在长社城里,等到何时才能结束,难道要等到黄巾军断粮不成?”

“我就怕到时候,黄巾军的粮食没有断绝,我军就因为持久被敌军围困,众将士士气越发萎靡,导致长社落入敌手。”一名看起来有着二十七八岁的将领,当即忍不住开口反对道。

此人不是,正是担任大汉偏将军的樊毅,乃是萧摩诃携带出来的人物之一,也是一名久经沙场的宿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樊毅,南北朝时期南陈名将,南梁司州刺史樊方兴之孙,益州刺史樊文炽之子,可谓是将门虎子出身。

也正因如此,他少时便习武善射。

侯景之乱时,樊毅随从王僧辩讨伐萧誉,受任威戎将军、右中郎将;后又随萧循平定湘州叛乱,迁任通直散骑常侍、贞威将军,封夷道县伯,食邑三百户。

陈朝建立后,樊毅跟随太尉侯瑱征战四方,迁任武州刺史,入左卫将军,封高昌县侯,食邑有一千户。

太建五年(573年),樊毅奉命北伐,攻城略地,功勋卓着,征为中护军、护军将军、荆州刺史。

太建十四年(582年),陈后主陈叔宝即位,樊毅进号为征西将军,封逍遥郡公,食邑三千户。

隋军渡江攻陈时,樊毅出任侍中、中护军,献策阻击隋军,但未被采纳,最终陈国覆灭,樊毅被俘北上,不久后去世。

可以说,这战绩,若是放到汉末三国时期,绝对也是一位时之名将,由此足可见,南北朝时期的名将有多少。

“樊将军,好话谁不会说,既然你觉得孟德将军说的不好,那烦劳你说说,有何计策能够解决现在的处境?”闻听樊毅之言,平时与曹操关系处得不错的周敷,当即就是反问道。

周敷,临川南城人氏,身形矮小,穿衣也不合身,然而胆量和力气却是超群,且性格豪侠,轻财重士,乡党中意气用事的少年都归附他。

曾组织平定侯景之乱,归属于梁元帝,授宁州刺史,册封西丰县侯。

陈朝建立后,领军擒获豫章太守余孝顷,并平定湘州刺史王琳叛乱,授散骑常侍、豫章太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