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VF-19 YF-21(1/3)

主角又换飞机了~~现在发相关知识,当然,-21要等一段时间,去的话,不进..可能连-25都摸不到~~

-19原型试作机(-19rototye)

种类:先进泛用可变战斗机原型试作机

2033年,统合军开始名为"超级新星计划(uerovaroject)"的研制次期主力战斗机(--dvancedariableighter)计划,经过军方内部的“次期主力战斗机选定委员会”对各家开发公司方案的审核讨论,最终决定由新星重工(hinseindustry)和通用银河(eneralalaxy)进行竞标,并且决定以-19和-21作为开发代号。2034年初,两家公司同时开始了新机体的开发工作。(最初共有四款机型参与竞标,其中-18、-20二款设计因为有所欠缺,而在首轮挑选中即为军方弃用,并未脱离纸面设计作业环节,因此并无实机仅有编号)

新星工业首先向军方提交了-19的设计方案,并通过审核。实际上,-19在交给军方的设计方案中,除了新型热核喷射发动机和使用高性能的飞行员辅助系统(ilotuortystem)等这些基本的东西之外,还提出了三种形态的机体造型:第一种是作为-11正常进化型的"方案",40%的部件可以和-11通用;第二种是装备与-1相同型可变后掠翼的"方案",强调大气圈内的作战性能;第三种是采用了非常前卫的前掠翼造型的"方案"。计划的最初,-19并没有象-17那样强调宇宙战的提案,但是,-19的开发小组大部分人是10年前开发-11的人,他们非常清楚新型热核喷射发动机的装备使以前由于推进剂槽容量所造成的限制问题完全消失了,所以新型机的开发不再是以在大气圏内性能为主了。19的气动方案经过马拉松式的论证评估之后,最后由于主设计师的坚持加上军方意见的倾斜,原来被认为最不可能的提案方案获得采用。

从-19的侧面可以一眼看出它是-11的后续机型,机身的气动外型与-11的大致相同。但-19的变形系统是从来没有机体与之类似的全新设计。这个变形设计在"方案"中并没有包括,是由新星工业中的可变系统研究班(ransformsystemesearch&am;eveloivision:可変システム研究开発班)设计,比-11缩短了20%的变形时间。一改以往座舱在形态置于腹部前方的设计,而将座舱设置在背部,由机体装甲结构完全收纳,同时躯干是由机头和机身构成双重三角形型的超稳定结构,使得-19的异常坚固。由前方射来的威胁会完全的被正面厚实的胸部和腹部所阻挡,飞行员的安全大大改善。此外,这种设计还使机头的主雷达在形态可以不受影响的工作,增加了火控系统布置的合理性。2034年5月,-19基本定型。“莎朗·埃普(haronle)”事件后-19在“超级新星计划”中获胜,正式量产机即-19“圣剑”(-19"xcalibur"),由于成本较为高昂,无法很快全面替换-11,先期开始装备了统合军少量中队及部分船团。

-19基本数据:

制造者:新星重工hinseindustry

产量:6架

尺寸:长:18.62m;宽:14.87m;高:3.94m(形态)重量:空重8750公斤/大气圈内最大起飞重量38386公斤

主推进系统:新中州重工/&am;/oyce-2500热核喷射发动机x2辅助推进系统:&am;-6多个

推力:56500公斤*2(一说:大气内由于冷却剂原因,推力下降至42700公斤*2)

速度:5.10+(高度10000米)21.00+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