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2章 【距离感】(1/3)

“步长、臂展、武器的攻击范围。”

“自身与目标之间的距离,爆发之下需要几步才能迅速拉近,闪避之时又应该如何做到后撤偏移,要考虑的可就很多了……”

“需要多大的空间才能够在挥臂之间让你的力量彻底发挥出去,身体的启动和加速……”

陶白在疾风骤雨般的攻势之下仍旧能够轻松开口,闪转腾挪之间,不断倾泻着攻势的冯翔甚至没有一击能够真正落实在陶白的身上。

一直到冯翔累的气喘吁吁,体能不断燃烧到超过负荷,陶白才说暂停下来。

“这些都是一个精于实战的武术家所需要掌握的细节,粗略的包含在了【距离感】之内。”

南柯在一边连连点头,在先前的十来分钟之内,陶白和冯翔之间互相对练——或者说,完全是陶白在放风筝吊着冯翔玩。

看似好像陶白一直和冯翔保持着一个微妙的距离,只要伸直了手一拳打过去就能打中的样子,但一直到冯翔累趴下了,都没有一拳能落在实处。

为了让南柯这个外行人一眼就能看懂,陶白还特地用了许多夸张的动作表现,这倒苦了跟他对练的冯翔,短短时间里积累的挫败感估摸着比单排掉了一整天的分还要强烈。

“有的人平时练得好好的,但真正到了实战的时候,手是手脚是脚,怎么迈步都不记得了,一拳砸过去的时候腰胯都忘记动,跟个二愣子一样。”

“这些情况对经验不足的人来说都很正常,不过在经验积累多了以后,就逐渐会对状况有自己的把控,一个经验丰富的武术家,要把局势的节奏都掌控在自己的手里。”

“等到打的多了,对【距离感】的掌控抵达了妙到毫巅的境界以后,就能摘取到不小的成就。在你的对手眼中,哪怕目标就在面前,招式却怎么也无法落在实处,反而还被对方把控着距离,只有人家伸手就能打你,没有你去碰到别人的份。”

古流武术之中也有这种运用的体现,在许多传承的典籍里也有专门的术语称呼,咫尺之间的距离却宛如远隔天涯,这是在武术家领域里将武功练出成就的一种证明。

【咫尺天涯】!

只不过陶白直言,这种高度的成就,哪怕是他也仍需仰望,之所以能如此轻易地戏耍冯翔,主要还是他在【距离感】的把控上更强,加上身体素质已经步入巅峰的缘故。

陶白这位大师兄和冯翔之间的差距,就跟冯翔和南柯的差距似的,认真起来,陶白甚至不需要什么技巧上的发挥,光是整个人迈起步子朝冯翔撞过去,冯翔都得像是被大运当场创飞一样。

武术家在修行上,对肉身的锤炼自然是必不可少,除了【四正八柱】这个体能及格的标准以外,最为显著的,就是诸多将自身锤炼到人体极限那一领域的武术家们了。

在以前的那个年代里,武术家还没有人体极限之类的说法,也就是最近几十年才有将古流的药膳食补之法结合新兴技术开发出来的营养液,而以前受限于资源技术之类方面的问题,很少有人抵达极限。

亦或者说,是当时的“极限”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还远远未到标准。

早先时代的武术家们还在以“举鼎”为尊,只不过南柯早就在历史课上听老师讲过,以前的制式鼎多数都有各地的规格,除了极个别的例子,一般较重的也就在五百公斤到八百公斤这个区间。

而现在的武术家,光是体能达标,能够做到【四正八柱】,单臂一挥都有近吨大力。

中午休息的时候南柯还看了一眼武术道场深处,那些单独给正式的武术家们训练的场地,人家日常训练的壶铃都是特殊材质专门定制的,标重是980。

南柯凑过去的时候没看多久还被人发现是个生面孔,给赶了出来,倒不是说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