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虞国民情(2/2)
几个家族流通,从而杜绝百姓染指。
优点是天下之大,再无人能开出如此丰厚的条件,能保证将门的忠诚度与武将传承的职业化。
缺点是生来得享高位,会比从底层杀伐而出的武者,少上几分悍勇与无畏。
从这方面来看,虞国的世家门阀化非常严重,几家几姓联合起来,就有可能能影响国策。
不过,虞国的国策虽然发生了变更,地方豪强与中小家族的诉求不可能同时变化。
因此有武勇者占山铸寨,打着替天行道的名义,要求处决执行重文轻武之策的奸相许亨。
虞国朝廷最开始面对作乱者时,会毫不犹疑的派遣军队镇压。
但实际效果不大,有的还未等军队抵达,就快速逃跑了。
有的靠地利守上几日,涨上几分名气后便偷偷逃跑,真正留下来与朝廷军队拼命的并不多。
由于各地反抗此起彼伏,朝廷军队不断出击,使散乱的民间武者逐渐相互熟知,并相互联合。
后来虞国朝廷为了分化各地绿林豪强,提出了招安之策。
即只要接受朝廷统治,便授予各种官职。
如果携带悍勇部众入京听命的话,还会酌情恩赐爵位。
这样一来,原本有序的上升路线是被堵住了,但新的出路也不是不能走。
因此,虞国境内这些年聚匪成风,想做小官则见好就收、想做大官就打上几场硬仗。
到现在,更是有了四大寇、三十六绿林的规模。
但这些绿林豪强的成分却不好定义,有的已经接受招安,成了一地寨主,负责剿匪安民。
有的依然顽固不化,要求诛杀奸相许亨,重振国威、以救天下。
为此,虞国民间才盛传一句,杀人放火成豪强、寨中绿林作侍郎。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点是,虞国压制武者后,兴盛了文道一脉。
各地以科考之法定文风上下,高中者能入京做官,前三甲还能得到灵物供给。
这一系列的操作在虞国内部已不是秘密,国内百姓除了厌恶招安外,整体上更支持文法之道。
因为相比于拼家族底蕴,又充满凶险的武者之路,文法之道显得更为稳妥些。
所以虞国现在是上下层相对稳定,中层的豪强与小世家积怨日久。
周元看完文书后,发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人,也想到了一位远在大魏的下属。
“那奸相许亨不是大贤、就是大魔。
当遣梦魁莫夕撤离魏国,前往虞国都城搜集情报。”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