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八章 青红(辛)(2/3)

我这样的太少见了,因为来这庙烧香的大部分是来求子的。

他又告诉我,这座庙有年头了,据他们村里的老人讲,明代就有了,原来叫贤良祠,是明代一个大太监的生祠,清初的时候被捣毁了,不知什么时候,又有人出资重修,改名叫了三清庙。日占时期,庙里没了人,也就没什么香火,非常的破败。大概十几年前,不知是谁把原来在附近一个洞窟中的神像搬了进去,供奉起来,一传十,十传百,就变成了三首娘娘庙。大家都说,里面供奉的是九天玄女的弟子,一只道行高深的狐狸,就也叫做三首狐仙庙。

我来的这个时候,人是最少的,但到了初一和十五,来上香的人络绎不绝,非常的热闹。

我顺便买了些香烛,辞别了卖香的老人,沿着叉路继续往山下走,走了大概十分钟就到了一个小庙前。如果不是从院里不断升起的清烟,你绝对认不出是个庙,它与周围的农家小院一般无二。

进了院门,才发现这个院子不大,院中是个长方形铜香炉,上面插着不少香。院里只有一排正房,中间的正殿虽然朝阳,但两扇的木门开得很小,房里的光线十分昏暗,而檀香的味道浓烈,进了正殿人立刻有些昏沉。

正殿里有一尊泥塑的神像,与我在水利局大院里见到的三首狐仙像非常近似,只是两侧的两个头被人用两块大红绒布遮盖起来,不知道是什么用意。

但正殿里除了三首狐仙像以外,再没有供奉其它的神像,而东西两面墙上都悬挂着垂到地上的黑布幡,似乎在遮掩着什么。

我在正殿里转了一圈,一个人也没有,但供桌上的点心和水果都很新鲜,看来应该还是有人照看。我好奇心起,这黑布幡到底是用来遮掩着什么呢?这庙与一般意义的庙宇有很大不同,一是很少庙宇里会有挂黑幡的,黑幡属水,又是至阴之极,正面立神像,两侧挂黑幡,只留下一个生门,而这个生门还开得很窄小,做的就是个死地的格局。

第二,神像的头上遮盖红布。如果像薛大妈说的,三个头分别代表前世,今世和来世,那意思就是将这里的魂魄困于无生无死之地了。一世盛欢:爆宠纨绔妃

这样看来,这庙供得一定是位邪神,怪不得邪气很重。我走到一侧的黑幡前,上面用墨笔画了很多的咒符,但和黑底混在一起,一时看不太真切。我掀起黑幡,想看看后面到底有什么,掀开的一刹那,似乎后面的墙壁上是一排一排密密麻麻的木制小牌子,每个小牌子下都用白线吊了一个小铃铛,我动那黑幡时碰到了小玲铛,发出一阵阵清脆的叮铛声。而那些木牌上写的似乎是一些人的生辰八字。

我正要仔细看看,忽然一个阴冷的声音在身后想起。“不要动,惊扰了神明,你要遭大报应的。”

我回过头,门口进来一个穿着道袍的,蓄这长发的中年男子。这人个子不高,道袍破旧,头发油腻而蓬乱,最吓人的是他的脸一侧的肌肉似乎扭曲了,萎缩下垂向一边,似乎是得了面瘫,又没有及时救治的结果。总之,这人完全不像个修道之人,让人一见就有几分害怕。

我向他笑了笑,说道:“对不起,大师,我不太知道这里的规矩,看没人在,还以为后面有门,可以通道别的房间,有冒犯的地方您多多担待。”

“你是来找人的吗?”那道人上下打量着我,让他看得浑身发毛。

“不是,大师,我是水利局薛大姐介绍来烧香请愿的,我姓常。”

“烧香吗?我们这里倒是很少来男客,你想来求什么?”这道人的目光依旧没离开我的周身。

“大师,我是替我女儿来求的,她结婚三年,还没怀上,薛大姐说这庙很灵,我女儿不信这些,我只有替她来求求。”边说,我便把刚刚买的香烛从包里拿出来。

“你女儿不信,她又怎么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