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章 凿壁 (庚)(2/3)

,“有人动过电线,这是我们当年修防空洞时安的配电箱,很多电线都老化了,这里有人重新修理过。了解这些的,一定是我们当年那批人里面的,究竟是谁呢。”

说着,老蔡把电闸的开关合上,巷道顶部的灯泡闪了两下,发出了昏黄的光线,虽然有些灯泡已经坏了,但狭小的巷道里还是被铺上了一层老照片的色彩,那一刻,仿佛时光倒流,我们又回到那个逝去的年代。

“当年的电工我记得是陆进东,五年前就去世了。”不怎么说话的老赵在老蔡身后说了一句。老蔡低着头,陷入了沉思,一边关上柜门,一边问老赵,“我记得那年跟着灯笼走出去再没回来的,好像就是电工?叫什么来着?”

“好像姓丁,叫丁栋国,还是丁振国?记不太清楚了,平时很沉默的一个人,和大家都不怎么说话。在他失踪以后,陆进东从厂里调过来,我们因为这事,还停工了一个星期,这事儿我有印象。”老赵和老蔡并肩站在一起,看着配电箱发着愣。

老蔡摇了摇头,歉意地对围在旁边的我们笑了笑,“那伙儿窃贼对这个防空洞非常的熟悉,连几十年没用过的电线线路都可以修好,我觉得好像就是当年那批人中的一个,可又实在想不出是哪一个?”

“老蔡,你的线索很重要,我们先进去看看,回头麻烦你们仔细再回忆一下当年进过防空洞的人,我们挨个排查。”曹队见巷道里的灯亮了,关上了手里的手电,拍了拍老蔡的肩膀,招呼大家向防空洞的深处走去。

随着不断的深入,防空洞里的空气变得浑浊起来,不时扬起的灰尘,让人的嗓子很是难受。很快,曹队和王队,走在了队伍的最前面,他们示意我们不要跟的太紧,反而打开了聚光手电,在巷道的地面上不停的比划着,时不时停下来,蹲在地上,一边在地面上研究着,一边不住的小声交流。我知道,他们一定有了什么发现。

但这个悬念曹队始终没给我们解答,就是时走时停,反复商量,但我们前进的速度大大的降低,整整一个小时过去,我们也只走了五六百米。

终于来到了巷道的一个岔路口,一共有三条路横在了我们面前。其中一条有灯光的照明,而另外两条一团漆黑。

老蔡走上前去,告诉我们,这三条岔路是他们当年进入防空洞时就存在的,有灯的那条,通到当年他们利用防空洞挖掘修葺的一个大型物资储备库,这个储备库规模宏大,由一个大厅和六个小仓库组成,是当年工程的核心。

另外两条没灯的,一条就是通向银行地下金库外墙的,但那条路上的岔道极多,有很多和古时的藏兵洞相连,如蛛网般密布,当年他们画的通道图,主要画的就是这里,不过根据老蔡的记忆,这条路下去几百米,就是公安部门后来安的铁门,把这个区域隔离起来的地方。

而另一条路,曲折幽深,是一条几百年前的老巷道,不知通向哪里,当年失踪的工人都是在这条路上出的事,所以他们也不敢再往里探查,谁也不知道里面藏着些什么。从岔道口往里一些,就是当年他们用乱石渣土封闭的巷道口。

老蔡显然在征询我们,先往那条路走,但曹队只是向老蔡点了点头,并没有做出决定,反而给我们讲了一下他和王队的发现。

从巷道地面上遗留的痕迹看,不久前有人来过这里,但里面的脚印非常的混乱,一时还不好判断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但肯定人不多。这些足迹显然在巷道里反复走了多次,三条路都有进入,似乎花了很多时间来确定正确的路线。

但最大的问题是,按曹队的设想,一百多公斤的黄金,要么有运输工具,要么两个人分开来背,但这样的负重,返回时的足迹应该与平时的足迹有很大的差别,对他们这些老刑侦来说,非常容易分辨,但巷道里的没有找到这样的足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