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十九 教会应对(2/3)

尽的煤矿铁矿,挖之不绝的铜矿,怎么用都用不完的石油等等资源,并每年给周鸣带来超过5000多万金币收益的时候,各自王国收益连这零头都追不上的七位伯爵,心里怎么平衡的了?

至于周鸣给他们每年200万金币的分红……虽然不少,但这只是他们应得的一小部分而已,比起他们的潜在损失,实在不值一毛。

常年积累的怨气之下,等到七位伯爵中的一位,去世后由他儿子上台之后,这位初生牛犊的小子,以早已名存实亡的合众国长老议会长老的名义,积极串联,在长老议会上,发起了弹劾主席的提案,想把周鸣赶下台,再瓜分两个合众国和自由商盟的利益——这个想法非常不错,但这个提案,除了他自己那一张赞成票外,另外六名伯爵(其实应该说是国王了,但这样称呼方便一点),都在口头上表示了支持,然后投下了弃权票。

不久后,在周鸣五万大军的打击下,砍下那个初生牛犊小子的脑袋后,七位伯爵,变成了六位伯爵。

凭着压服一切的武力,周鸣在这片庞大的疆域上,树立了绝对的权威,但是戴在他头上的,仍然只是一顶通过巨额贿赂教会东北大教区红衣主教托马斯而得来的王冠(尺寸不大,上有三足金边,小国国王佩戴),而他掌控的土地,和周边臣服于他的小国数量,足够他加冕为皇了(皇帝比国王更高一级,可以说是国王的国王),教会却只给他加了一顶小国王冠?

不仅如此,随着地盘的不断扩张,并快速进入半工业化的资本大潮时代,周鸣掌控的地盘,不仅军事实力上强大无比,经济上,也因为有着自由商盟、佣兵工会,以及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网的存在,发达程度,起码比西边的数百王国领先50年以上,更不用说,大批量生产的【蒸汽机】出来后,周鸣的地盘上,就是一个小小的伯爵领经济总量,都比西边一个王国强。

所以,在与西边数百王国与教会的经贸往来上,周鸣的地盘,常年处于巨额“入超”状态。

如周鸣地盘上生产的家具、陶瓷、白纸、铁器、武器、香水、棉布、茶叶、香烟等等产品,无任是质量数量,品种类别,还是价格价值,都远比西边数百王国,和教会领地出产的商品,更加具有性价比。

而面对这些潮水般的工业商品的冲击,与一种名叫“福寿膏”的烟类制品,开始在各王国贵族与教会高层风靡流行的时候,教会内的一些有识之士,通过十年来的经贸数据统计,得出了一个无比震惊的结论:

如果教会继续以每年500万、1000万、2000万、5000万、……、1亿、1.2亿金币的出超速度,最多再过30年,教会的金银储备,将全部消耗殆尽,最后无钱可用。

而教会从那个自由商盟征收的什一税,只是土地上的一点出产而已,商税、矿税并不涉及,单从土地上征收来的那点农产品,还不够买几个顶级的帕顿瓷。

所以,这份结论报告,上呈给最高教皇之后,教皇圣塔罗一世高度重视,通过一番磋商,决定限制自由商盟的商货流入数量,并且对那个自由商盟,开征商税和矿税,商税定为三成,矿税定为两成,稍微定高一点,把这些年流入到那个地区的金币,重新给它收回来。

这自然遭到了周鸣的断然拒绝!他本来还想找教皇圣塔罗要顶皇冠呢,被对方拒绝不说,还要求停止侵犯周边各国,吐出那些侵占来的土地,现在,还要对他征收三成的商税和两成的矿税?

真拿他是任意宰割的肥羊?

不交,一分钱商税、矿税都不交,不爽来战!

真刀真枪的战争没有马上开打,但教会发起的贸易战,确实让自由商盟损失惨重。

西边多国实施边境封锁后,自由商盟的大量货物,卖不出去了,贸易战只打了一年,自由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