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百六十八章 军衔制度改革(2/3)

军衔制度想办法。

新兵营等于是后世的预备役部队,其实就等于是大学军训的百姓,训练三个月,之后这些新兵就是学习和竞争,会服从命令,会队列,会开两枪就行了,所以他们当两年兵就只能到列兵了,其实还是相当于受过基本军训的百姓,退役以后还是百姓,等于锻炼身体,然后顺便替正规军储备兵力。

乘机突出者去了守备旅,于是就是个三等兵,第一年三等兵,第二年二等兵,第三年上等兵,等于说他们还是兵,不过是比新兵训练好一些了,他们学会了开枪,战术动作,保养枪支,会骑马,会进行一些运输工具的使用,比如骡子,战马,马车驾驶,同时还会维修枪械,维修马车,会打铁,识字,会打算盘,这样他们即便退役,出去也能有一门技术。

因为随着战争的推进,华夏王国几乎没有什么战可打了,他们基本上算是正式预备役,但最终还是要回到百姓行列里面的。

当然不可能五年了还是个士兵,很多人能在训练的时候获得提拔,第一年照例,谁都是三等兵,第二年成绩优异者能提升到上等兵,第三年成绩优异者能提升到下士。

提升到下士了,就有很多选择,可以学习其他的东西,学习技术,有的成为技术方面的士兵,有的成为指挥方面的士兵。

不过去野战旅可不是说下士去的,而是直接从野战旅整营,整营的补充,看情况而定,整个营去了,营里面的军官们是得留下的,士兵去了直接补充战损的或者退役士兵多的营。

或者把士兵分散开来补充到其他部队。

当然这补充肯定是第一年兵不能去的,第二年兵才能去,也不能全去,得留下原先营的骨架,否则新兵营里面每年选派上来的士兵如何处置?

总不能让一帮新兵自己成为一个营,一个三等兵担任营长吧。

野战军的野战旅则是最低的是上等兵,也就是说上等兵和下士全进去,由里面的中士和上士带领。

第一年如此,第二年野战军有退役的士兵,然后由提升上来成绩优异的守备旅士兵担任士兵或者军官,形成一个一阶一阶缓慢提升,逐渐由新补缺的一种自然的新陈代谢制度。

纠察大队的军官来自于退役军官降级使用,守备旅的军官来自于上面下派或者内部资历提升,军功提升,不过大多数来自于野战军下派或者因为各种原因需要调派到守备旅或者犯错惩罚型调派。

当然也有守备旅需要,上面选派成绩优异的士兵来守备旅,一来就提拔一级,上等兵提升为下士,下士提升为忠实,少尉提升为中尉,等等。

守备旅立功受奖的机会以后将越来越少,野战军的机会也不会太多了,因此训练,表现,资历以后将成为华夏军里提升的路径。

和魏无忌,李定国,冯铨商量以后,张强推出了自己新的军衔制度,不再和以前的官职混用,造成混乱了。

纠察大队(相当于后世的警察部队维持治安,抓捕犯人,协助知县办案,处理地方冲突)不再军籍之列,但有一部分军事训练的日常内容,拥有一定的作战技能,武器配备落后的单打一前装燧发枪,短火铳。

纠察大队设立办事员制度,科员制度,一切升迁等同于官场,办事员穿纠察大队专门的无等级标志服装,一切提拔等同于官场。

科员肩膀上一颗铜纽扣,代表他是普通科员,但比起新进的办事员,或者其他办事员里面的领导要在级别上高一级。

随着级别提高每一级加一颗纽扣,最多三级,三级以后纽扣换成一黄色的竖杆,代表是领导。

至少是副科级别的领导。正科级别的领导加一颗铜纽扣。

往上推,每一级别的领导都有各自的识别标志,处级领导一横杆,加粗,正式领导加一菱形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