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二章(2/3)


萧清朗负手,抬眸直视着许楚,凝声说道:“金陵卫本就是承袭了前朝的规制所存在的,而王家身为当时金陵最大的家族,在金陵不可谓不是一手遮天的存在。所以,实际上守备金陵的金陵卫,根本就是王家的私兵”

这般说起来,王允很可能就是王家的后裔,而且还与当年金陵密宗有关。至于那密宗之事,也极有可能是有人借王家通神之事兴风作浪的结果罢了。

一时之间,许楚先如此沉思。她刚要再问什么,就听到书房窗前传来一阵扑打声,接着便是咕噜咕噜的叫声。

萧清朗听到声响,眉宇稍动,旋即快步行至窗前。待到打开窗户,一只信鸽就落入二人眼中。

那信鸽见到萧清朗开窗,还亲昵的蹭了蹭他的手指,而后就任由他将自己腿上绑着的书信取下。

许楚对着信鸽算不上陌生,毕竟早在锦州城宋德清暗查他们身份之时,萧清朗就曾用这信鸽送信,以让户部将他们的卷宗替换,继而瞒过了锦州城一众假官员。

此时,她也跟着走到了窗前,见萧清朗看完书信之后,面容倏尔变的冷肃了几分。不过那紧紧蹙起的眉目,却稍稍舒展开了一些。

她心知,这大抵是金陵那边传来的关于孙家的消息,所以低声询问道:“可是发现了什么新线索吗?”

萧清朗深深的看了许楚一眼,沉默着将手中手掌大的纸张递了过去。许楚将信纸拿到手中,只见巴掌大的纸上密密麻麻写着许多字,待到看完之后她才愕然道:“竟然会是这样!”

未等萧清朗开口说什么,她又疑惑道:“可是孙家不是书香世家,从不参与权势之争的吗?”

萧清朗冷清嗤笑,而后沉声说道:“就算是读书人,也并给全然都是淡泊名利之辈。”

他说着,就自许楚手中抽过那信纸,缓缓行至案桌之上取了火折子点燃。旋即,又说道:“这只是我的人递来的消息,具体证据与卷宗,应该正被连夜送来。”

言下之意,只怕他们还要再等几日才能收。

“证据?”许楚愣了一下,一时之间不知该有何反应。

萧清朗点头,缓声道:“当今登基之后,我在寻找外祖一家的事情上,便再没有束缚了,所以在得了当今的准许之后,特派魏刚等人暗中到金陵查访。因为刘家与孙家颇有交情,而且是在同一时间内先后没落的,只是孙家历来教书育人,纵然本家没落,可受其恩泽的学生却还是有迹可循的。于是魏刚就想要从此处入手,继而找到刘家的后人。”

许楚心里惊诧一瞬,旋即也就理解了萧清朗的意思。实际上,她对魏刚这个名字并不感到陌生,凡是刑狱之人,对于三法司极有名声的几位名捕大人都该是耳熟能详的。其中魏刚,就是萧清朗最得用,也是第一位出自王府侍卫之中的名捕。

此人心思细腻,且得了萧清朗的几分真传,所以在查案之事上很有手段。萧清朗派他前去金陵,大概是从一开始,就觉得金陵之事有异。

忽然之间许楚想到,当初他曾说过,在其入三法司掌权之后,曾多次翻阅金陵卫谋逆一事。可那个案子的卷宗,却没办法拼凑完整。当时许楚不曾所想,如今想来,若非对那个案子存疑,他又怎会在浩瀚的案宗之中特意寻到英国公赴金陵镇压叛逆一案?

想到这里,她看向萧清朗的眼神就更多了一些炽热。论探案直觉与对大局掌控,她对萧清朗果然只有敬仰的份。

萧清朗被她的眼神看的言语一顿,最后只能轻咳一声,移开视线继续往下说起来。

“也正是如此,我寄书信与他,让他暗查孙家与肃王一脉的关系之时,他也并未太费力气。”萧清朗说着,就感慨一声,“不过按他信中所言,也是我们运气好,竟寻到了曾在孙老太爷身边的长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