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二章(2/5)

对的上,可是就是因为太对的上了才让人难办。”

皇帝点头,“往常朕也曾亲自批示过几宗罪大恶极的案子,却从未见过有人这么迫不及待的让结案的情况。而且,能将整个案子叙述的如此完整,根本不像是一时冲动醉酒而为的案子。”

许楚斟酌了片刻,蹙眉说道:“的确,一般若是毫无预谋的杀人,在供词上不可能会如此完整。无论是何心理,只要他心里有情绪的起伏,就不可能将现场交代的如此清晰,甚至是游刃有余。”

“除此之外,王爷说自己昨日佩戴了扳指,可是臣并未见过。而且,依着臣的经验看,若三皇子穿着衣物被王爷抓住胳膊,并不足以留下那般明显的痕迹。”

皇帝颔首,凝声道:“这件事朕着人去查,只是因为指环痕迹并不明显,所以你该知道线索渺茫。”

许楚点了点头,下意识的就又揉了揉有些发晕的脑袋。她何止是知道,就是因为太知道了,所以才不愿让人从这一面上追查,毕竟现在她能用的人手有限。

她合上萧清朗的供词,接着说道:“可是,这样的猜测,根本不足以作为证据证明王爷清白。”

不仅不能证明,或许还会成为有心人再度攻讦萧清朗的导火索。毕竟,不是谁都能冷血到杀了人还能如此淡定交代罪行的。

皇帝脑海里浮现出萧清朗刚刚柴米不进的模样,不禁叹口气说道:“这个局布的仓促,虽然高明,但也经不住详查。可坏就坏在玄之一心认罪......而在太后千秋宴四方来朝之际,朕既不能大张旗鼓的严查此案,又却不能包庇他,否则朕登基之后重整律法跟三法司的政令,将会成为一张废纸。而大周朝堂,也将会成为蛮夷眼中的笑话!”

他深知律法在太平盛世的重要性,所以才会重用萧清朗,甚至为正律法严惩许多犯案的皇亲贵族。

而萧清朗这事儿,却着实让他为难了。就算他能暂时压下,却也不可能压的太久。可是现在京城之中,各方势力齐聚,北疆南疆各族皆有使者入京,倘若此时他们知道大周最得力的刑狱掌权者出事,那后果可不知是动摇天威那么简单的。

一旦大周那些愤恨萧清朗,且欲要除去萧清朗的势力联手,那便是内患。那些人既然敢罔顾律法,自然就不会有多大的大局观,更不会在意大周的威仪。他们只会寻着机会,借着四方来贺的机会,向皇帝施压,继而处决萧清朗。而萧清朗曾震慑过的蛮夷,也会再度蠢蠢欲动在大周生事。

这种情况,是皇帝不愿看到的。

所以说,那人所布的局虽然不算精妙,却当真高明。天时地利,那人皆考量到了,以至于皇帝想要追查,也处处受肘制。

许楚神情凝重,须臾之后起身跪地恳求道:“还望皇上准臣验看三皇子尸首。”

皇帝闻言,面色一肃,久久未言。

可许楚却知道,他的沉默多半代表了他动摇了。也就是说,在他心底里,也是赞同让她验尸的。

“你可知,若以你的手段验尸之后,你将面临什么?”

无论她会不会解剖三皇子的尸身,她都会成为以荣国侯为首的诸多官员的眼中钉。若是她为破案当真解剖了皇子的尸体,那日后她与德妃同德妃母族,都将会结下解不开的仇怨。

假如宗亲要计较,那她便不仅仅会有辱尸罪那么简单了......

她的过往也会因此而重新被人挖出来,甚至萧清朗刻意为她抬高的身份跟名声,也将不复存在。

皇帝皱眉,语气是前所未有的冷沉,“假如真如玄之预料的那样,那最后你不仅可能面对诘难,还可能面临抹杀!你可想好了?”

许楚跪地,深深叩头,目光坚定毫无迟疑道:“臣想好了。”

只一瞬间,皇帝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