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二章:海鲜三圣城(2/3)

轻时候的霸气,想爱,那就大胆去爱吧,就算全世界反对又如何!

当她从现在朦朦胧胧的喜欢,随着岁月的沉淀逐渐升华,那便是刻骨铭心矢志不渝的爱情。粉色的美好的纯纯的感情,美妙道让人心醉。

说起粉色,完全是因为唐燕飞个人的挚爱。实际上江秋慧多年沉浸之后已经深谙色彩搭配,即使她已经35岁,也能通过服装色彩搭配,让自己在成熟、优雅、性感、强势、温婉、古典、甜美等等风格之间自由切换。

唐燕飞年少,既然她喜欢粉嫩可爱俏皮的风格,那就随她罢了,但并不能认为江秋慧对女儿的装扮是肤浅的、无知的。

唐燕飞的学习计划,就因为唐墨这么一刺激,就在回家的途中被重新制定出来。

唐墨对自己造成的“恶果”是完全不知情的,他此时正在和师傅商讨两件事。

其中一件和海鲜料理有关,他和师傅都一致认为此次海难漂流让他对海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特别是后半阶段每天吃不重样的海鲜,让他的味蕾在“鲜”和“海味”上得到极大激发。

这时候最适合进行针对性的开发和巩固,因此决定再度前往沿海城市,跟名师重新学习海鲜菜肴的制作。

另外一件事就是为了应对“少年厨王大赛”而筹备几道专属菜肴,经过商量之后,最终决定确定5道菜肴进行专项练习。

纵使唐墨已经拥有超出绝大数人的灵敏味蕾,具备极大的优势,并且这些年来也背会了八大菜系和诸多小菜系,但他真刀真枪训练的还真不多,学得最多的就是出海前特训了“潮菜”。

因此,这次甄选出5道菜之后,还需要他进行专项训练,争取把这5道菜的味道做到他所能达到的极限。

天赋再好,也要转化为可用的能力,才能比赛中发挥他的优势。

专项训练就安排在他出去特训海鲜料理之后,海选开赛之前。

正如唐燕飞所说,唐墨根本就是个待不住的主儿,这不才刚回来,又筹划着出去的事情了。

这次出行以“空中码头”这座海岸城市为起点,沿着海岸线背上到达琴岛,再乘坐轮船跨越黄海,从渤海湾靠岸,全国知名的海参渔场——滨城。

再次坐船出海,或许是因为这是一艘大到给人足够安全感的轮船,又或是因为经过大难之后生出一股“除却巫山不是云”的豪情,唐墨没有丝毫的恐惧感。

在连云港,唐墨学会了霸道总裁范的清蒸梭子蟹、白富美的水煮皮皮虾和虾婆饼、奶油小生范的奶汤鱼皮、精致小资范的爆炒乌花、清纯系的海蜇汤、五香浓郁的生熏黄鱼。

在琴岛,最让唐墨流连忘返的当属鲜嫩纯正、香而不腻的鲅鱼水饺、弹有劲的油泼扇贝,鲳鱼、小黄鱼、黑头、鳗鲡这些本该开海后才会大量上市的海货,也在他学习的厨房里一一见到。

到滨城不可不吃海参,尤其唐墨是来学习的更是如此,他此行来此地的最主要目的就是系统学习海参的烹饪方式。海参品类中有“刺参”、“婆参”、“梅花参”、“方刺参”、“秃参”等,尤以“刺参”为参中珍品,滨城海参即为刺参,古代也成为辽参。

这里的刺参颜色乌黑,背上的肉刺又大又长。当地人有个说法:“一天一根参,赛过活神仙”,这是他们传承至今的生活方式。唐墨在这里学了不下二十种海参菜肴。

除了海参之外,滨城还有一道很出名的海鲜——海胆,是出了名的“坚壳之下,必有美味”。生吃紫海胆最考究厨师挑选和开壳的工夫,再次是酱汁的调配。芥末和酱油以完美的比例融合,浸润到还蛋黄中,细腻中的口感下、浓香在舌齿间流转,鲜美与滑润久久地在味蕾的挥之不去,这边是人间至味享受,唐墨每次品势都不舍地放下勺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