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9章 东方之顾(2/3)

了本国海军和业内有识之士的一致支撑,这些钻和约空子的小动作在业内早已是公然的机密,其中威廉造船厂派往日本的人甚至是『政府』公派,在日本的强烈请求下英法两国也是捏着鼻子认了的。眼见年幼的方彦竟能有如此见识,鲁道夫心中满是欣喜之意,他伸手『摸』了『摸』方彦光滑松软的头发,温言道:“我明确你是一心为了家族的利益考虑。不过,在国外发展子公司最多只能实现研究上的独立,却并不能解决订单缺乏的问题。现在英法美日意5国正在华盛顿召开旨在限制海军武备的谈判,连带有舰艇需求的荷兰、西班牙、北欧三国、南美三国都被牵涉在内;未来这些国家的海军舰艇需求量,将极有可能会受到大幅度的削减。即便是我们向国外发展,也很难争取到可贵的军舰订单,这比在国内并没有明显的改观。”

“父亲,你似乎疏忽了一个国家。”方彦脸上仍然挂着信心十足的微笑,在书房灯光的照射下宛若精瓷润玉一般熠熠生辉;他薄唇轻启,吐出了一个令鲁道夫愕然失『色』的名词:“苏维埃俄罗斯。”

见到鲁道夫那骤然『色』变的脸颜,方彦微微一顿,而后简略解释道:“的确,这个国家所信仰的『共产』主义是要将我们这些养活工人的资本家彻底消灭,其在国内战斗中也采用了极其残暴而蛮横的手段来凌虐资产阶级,直与禽兽无异。然而一旦双方关系升级到国与国之间,其统治者用来维系政权所宣传的阶级态度,也会毫无选择的屈服在现实的利益眼前。我想用不了多久,德意志就会和苏俄达成和解,而那里便是我们的船厂向国外扎根的一个不错的选择。”固然作为穿越者的方彦对当前的时局有着洞若观火的深进认知,但他却并没有打算向鲁道夫倾倒太多;毕竟自己的身材还只是一个未满14岁的少年,表现得太过惊世骇俗对自己只会是百害而无一利。

鲁道夫笑了笑,对自己幼子在这一方面的“异想天开”并没有给予过多的回应,然而他很快就创造,方彦那似乎并没有太多论据的话语又一次一语成谶了。

1922年4月10日,第一次欧洲经济会议在意大利西北部重镇**召开,几乎所有欧洲国家代表都齐聚该处,其中也包含刚刚博得国内战斗不久的苏俄。除了一些仅限于经济层面上的交换之外,这次会议更重要的议程无疑是西方世界该如何面对新生的苏俄:随着各路白军和外国干涉权势的纷纷失败,英法等国不得不正视苏俄政权巩固这个木已成船的现实,此次他们邀请苏俄参加会议,也正是为了试探对方的态度,看看能否用经济和外交手段来实现自己在东欧的收获。

然而,这场会议却是从一开端就陷进了僵局。英法提出了要苏俄先偿还沙皇、临时『政府』、以及十月革命后各处所『政府』欠协约国的共计180多亿卢布的债务,回还或赔偿被没收的所有外国人在俄国的财产,取消对外贸易垄断制,容许外国人在苏俄有治外法权,由协约国监督苏俄财政等多项条件;只有在这些条件都被履行之后,协约国才会承认苏俄的国际地位,并解除经济封闭、发放重建贷款。

如此条件显然不可能被苏俄方面所吸收。经历了3年世界大战和4年国内战斗之后,新生的苏俄已经穷得只剩下一条裤衩:其在1921年的钢产量仅有31.6万吨,不足1913年479万吨的15分之1,这对天差地别的数据便是最好的证实。显然要让苏俄把欠协约国的天文债务还光,不啻于让一个蓝本就瘦骨嶙峋的人再扛上一百斤的重任,就更遑论还要全数发回那些被没收的外国人财产了!

实际上,根据苏俄领袖列宁的意志,自己也不是不可以承认前『政府』对协约国的债务。然而这却必须建立在一个条件之上,那便是协约国要为之前干涉苏俄内战所造成的近400亿卢布丧失买单。即便是苏俄不能请求对方如数赔偿,至少也得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