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50章 大德意志(1/3)

“在多年前离开这个市镇时,我怀着完整和今天心中所怀着的同样的信仰。在那么多年以后,我能够使这种信仰得以实现,由此可见我现在激动之深。假如上帝曾经叫我离开这个市镇往当德国的领袖,他这样做必定是赋与了我一个使命,而这个使命只能是使我亲爱的祖国重回德国。我信任这个使命,我活着为这个使命而奋斗,我认为我现在已经把它实现了。”

结束在故乡林嗣的短暂停留之后,3月14日,希特勒终于来到了他曾经流浪过那么久的维也纳。美术学院的大门依旧庄严华丽,普特莱斯石桥下的洞窟仍然『潮』湿脏冷,然而当30年的风雨飘摇逝往后,所有的一切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更。那个披着一件及至足踝的旧大衣,靠在街头扫雪、搬运行李、和画水彩画为生的流浪汉,又回到了这座曾经让他和饥饿相伴了整整5年的城市,而今天他却已经高居九天凌云之上,成为了中欧八千万日耳曼人狂热共尊的无上英雄!

在哈布斯堡皇朝故宫霍夫堡中,希特勒会见了满怀激动之『色』的英夸特。后者自满地宣称,圣日耳曼条约中关于奥地利地位的相干规定已回于失效。这让希特勒激动得再度留下了热泪,其情状一如五年前他刚刚取得政权时的那样。之后,他发布将在4月10日举办新的、将全部德国和奥地利的7400万人都囊括在内的全民公投,以决定奥地利是否应当并进德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希特勒又干起了他演讲的老本行,向他的臣民发出了一连串极具鼓动和领导『性』的澎湃演讲。

实际上,这仅仅只是一个做给世界看的情势流程而已了。随着德军全面涌进奥地利,这个国家的一切权益已然彻底掌控在了柏林的手里。所有的军工厂均被德国吸收,转而为它的战斗经济服务;商人和银内行也簇拥前来,以只占其本身价值极小一部分的代价,购置被霸占的犹太人和反纳粹人士的产业。

在这些笑脸满面的来客中,还有那个别人仿效不来的沙赫特博士。他固然跟希特勒产生过争执,仍然是德国内阁中的部长(不管部长),仍然是国家银行的总裁。他对德奥合并感到大喜过看。

就在希特勒衣锦还乡的一周之后,沙赫特便代表国家银行驾临维也纳、吸收了奥地利国家银行,并将后者的外汇、贵金属、和有价债券全部洗劫吞没。他对奥地利银行的职员们发表演说称:“凡是不全心全意支撑阿道夫?希特勒的人,在我们这里是找不到前途的。”最后,沙赫特领导他的听众们宣誓效忠希特勒,并连呼三声国社党徒集会时必备的“成功万岁”。

东风拂绿,多瑙河亘古不变地流过这片属于哈布斯堡的昔日土地,然而随着万字旗的渐渐升起,这个国家当中的犹太人群体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噩运。他们一夜间沦为三等国民,被全面排挤出各个体面和高真个职业领域。日复一日,都可以看到大批犹太男女在擦往人行道上许士尼格的口号和打扫街道。他们趴在地上做这种干净工作,党卫队员则站在旁边监督着,人们都围拢来凌辱这些犹太人。

数以百计的犹太男女则被抓往打扫公共厕所、以及党卫队营房的厕所。他们的财产遭到偷盗,而警察却拒尽受理这些案件,很快的,普通犹太人就沦落到了比曾昔年希特勒当流浪汉时还要落魄哀凉的哀凉处境。

4月10日,德奥合并的国民投票在国社党的组织下拉开了序幕。经过近一个月的狂风式宣传,奥地利人逐渐认同了希特勒的理念,即与德国联合起来是理想的和不可避免的结局,由于在1918年同本来的宽大的斯拉夫和匈牙利内地切断了的奥地利,毕竟是不能依附自己而体面地存在的。它只能作为德国的一部分而存在下往。

而希特勒在经济和外交上的成功,也让奥地利人对自己参加德国后的未来布满期待,丝毫没有半分成为亡国奴的抗拒心态。至于那些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