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74章 冬季序幕(2)(1/3)

10月5日,苏联号召芬兰『政府』成员前来莫斯科,就修正两国国土问题向后者提出了多项条件。芬兰首先需要在卡累利阿地峡大步后退,直至退到间隔列宁格勒120公里以外的安全区域。其次,为了从海上保证列宁格勒和喀琅施塔得海军基地的安全,苏联还请求芬兰割让芬兰湾中的4座小岛,并把芬兰湾西部的汉科半岛“租借”给苏联30年,同时容许苏联在其上建设军事基地。最后,芬兰需要拆除卡累利阿地峡中的“曼纳海姆防线”,理由是这条防线对两国睦邻关系不利。

尽管苏联在这次谈判中没有把事情做尽,反倒是破天荒的愿意给芬兰人割让面积的双倍国土作为补偿,然而这些条件,仍然远远超出了芬兰所能吸收的领域。苏联筹备补偿给芬兰的土地几乎全是开发度极低的原始森林,芬兰人拿得手没有任何用处。而卡累利阿却是芬兰的重要前线阵地,其后方不远处同样是芬兰的经济和产业繁荣区。

汉科半岛位于芬兰西南端,一旦租借给苏联建设军事基地,就即是是让苏联开辟了直接要挟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第二战线。至于拆除曼纳海姆防线,则更是让芬兰人完整不能忍:我要是把防御工事都拆了,岂不就彻底成为了砧板上的鱼肉?到那时芬兰还有可能在苏联的军事压力下保住独立么?

在这种情况下,苏芬两国的谈判从一开端就陷进了泥潭状态。芬兰只答应从最靠近列宁格勒的前线阵地后撤10公里,同时割让芬兰湾中的4个小岛;而在租借汉科半岛,以及拆除防线等要害问题上均严正拒尽。双方来往返回磨了一个多月,终因分歧过大而没能达成协约。莫斯科蓝本拥有的那一点点耐心,很快就被芬兰人的倔强不屈给消磨殆尽了:既然谈判桌上得不到,那么就付诸武力来解决!

克里姆林宫一间光辉壮丽的会议厅里,刚刚度过自己60岁诞辰的斯大林正在长桌主位上正襟端坐。与15年前接掌苏维埃大权之时相比,他容颜上那些属于中年人的棱角线条已经尽数被微微发福的圆润所代替,这使得斯大林平时看上往没有了曾经的刚厉肃杀,却平添了几分老者的和气慈蔼。然而此刻,斯大林的脸上却如罩乌云;那双黄褐『色』眼眸中绽放出的恼怒神『色』,让站在他眼前的几名军政要员全都噤若冷蝉。

“就在两个小时前,芬兰代表团已经中断了谈判,乘坐飞机离开莫斯科了。”斯大林用低哑的声音缓缓开口,任谁都能听出他言语中那不加粉饰的恨怒,“苏维埃在国土问题上做出了如此重大的让步,愿意以2倍的土地来对芬兰进行补偿,可他们却始终不予吸收!苏维埃请求更改西北国境线的意志不容违拗。既然芬兰人不批准,我们就自己动手,将属于我们的国土全部夺回来。”

咫尺之外,陆军元帅伏罗希洛夫眼珠转动,随即便『露』出义愤填膺的神『色』应声附和道:“我完整赞成斯大林同道的贤明意见。芬兰人执意不肯将卡累利阿西南部地区和汉科半岛割让给我国,这分明就是对壮大苏维埃的藐视和鄙弃!假如任由这个敌视苏联的反动权势在北欧持续存在下往,日后必定会成为帝国主义侵占苏联的前线跳板。为了保障苏联的安全,我们必须彻底消灭这个罪恶的白匪团体。”

听得伏罗希洛夫的话语,在场的总顾问长沙波什尼科夫、列宁格勒军区司令梅列茨科夫、以及外交部长莫洛托夫,都忍不住在心中扬声恶骂。这位有着“红『色』元帅”美誉的陆军统帅固然才干拙劣,但他在奉迎谄谀领袖上却已经练到了踏雪无痕的至高境界:斯大林本人还没有讲述进攻芬兰的原因,擅长媚上的伏罗希洛夫便将所有的理由都尽数托出,以此彰显斯大林做出这个决定是何等的贤明圣睿和高瞻远瞩。

也正因如此,能力平庸的伏罗希洛夫才得以跻身元帅行列,并在1937~1938年之间的那场狂风般的部队大清洗中岿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