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83章 梳理(1/3)

除了最直接的经费问题,还有另一个阻碍陆战队建立的要害因素,那就是雷德尔麾下的海军根本没有懂得陆军战术的专业人才。

时至本日,在大产业化时代建立起来的陆军,已经和当年冷兵器时代有了翻天覆地的差别。高度职业化的军官和士官,就是一支部队的脊梁骨干,他们的人数和素质直接决定了部队战斗力强弱——在这一点上,刚刚经历了大清洗浩劫的苏联陆军便是最范例的反面榜样。而即便是希姆莱的武装党卫军(ss部队),也同样由于军官素养欠缺,致使部队在西线战场上的表现明显逊『色』于国防军同行。

相比之下,新兵的战术练习问题都要屈居身后,显得不是那么棘手了。以国防军的经验,一名刚刚参军的新兵经过半年苦训即可成为准备役职员,之后只要有经验丰富的士官或老兵提带,上了战场就不会犯大毛病。1939年进攻波兰的百万雄师里,就有超过两成都是参军不满1年的纯新兵,固然他们经常神经过敏胡『乱』开火,差点把古德里安都炮决掉,但总体上却都完成了高层赋予的任务。

因此,一旦海军筹备建立陆战队,往哪里寻找军官团又是一道绕不开的困难。衡量付出和收益,雷德尔心里登时就打起了退堂鼓,感到这完整不该付诸履行。正筹备措辞表达拒尽,方彦接下来的话却直接扎到了雷德尔心坎深处:“另外,即便只是为了扞卫海军的尊严,这支陆战队也应当建立起来。凭什么陆军都能一次『性』提升8名元帅,海军就不能根据需要建立一支陆战军团?”

雷德尔沉默无声,可他脸上肌肉却逐渐绷紧,清楚显示了他此刻波涛汹涌的情绪。7月19日那场庆功仪式,实在是雷德尔心中拔不出的一根刺:象征着军人至高荣誉的元帅节杖被如此草率的授予众人,令费尽辛苦才荣膺桂冠的雷德尔无法释怀,只要想起来就愤懑满胸。雷德尔没有措施往斥责希特勒,但给陆军一点颜『色』看却还是全无压力。8个元帅又怎么样?我海军照样要从你们手中篡夺权利!

想到希姆莱从陆军职权下虎口拔牙建立起的武装党卫军,雷德尔心思愈发松动热络。几年前的希姆莱不过是一个警察头子,正由于ss部队的建立,现在手握4个正规掷弹兵师的希姆莱才得以青云直上,正式触『摸』到了德国统帅层的核心圈子。即便这是希特勒刻意扶持的成果,也无法抹往一支正规陆战气力本身将会带来的政治影响。假如海军也能建立起陆战队,并将其发展壮大,那么雷德尔的权势无疑将进一步提升,对于今后的国内博弈显然大有助益。

“可是,我们应当如何解决人和钱的问题?”雷德尔慢慢开口,态度已经比刚才有了明显转变。方彦表情轻松,道:“元帅无需忧虑。海军固然没有懂得陆战的军官,但陆军里的内行却是数不胜数。上月末,元首刚刚下令将15个准备师裁撤复员,即使这些部队的老练军官再少,也足够海军从中择优选录了。”

雷德尔怔了怔,半晌后终于在自己含混的记忆中找到了方彦所说的片断。早在西线战斗还没有正式结束的6月中旬,胜券在握的希特勒,便认定德国陆军已经完整不需要再保持当前这么宏大的规模了。为了节俭军费,希特勒筹备分期复员70个准备师,其中第一批15个师将在2个月内裁撤。

固然仅过了大半个月,希特勒又筹备在东方与苏联开战,请求陆军重新开端厉兵秣马,但希特勒完整不认为攻打苏联这头纸老虎需要费多大气力,因此首批裁军打算仍然被履行了下往。

现在,倘若海军能给这些人一个重新服役吃皇粮的机会,则对于他们来说显然是最理想的选择。剩下的硬件问题就只有经费。想到这里,雷德尔刚刚上扬的心情又变得有些沉重。雷德尔是不懂陆军,但对组建部队要花多少钱却有清楚的认知。毕竟他也是和陆军争了12年军费的人,为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