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六十四章 唯一条件(3/4)

,再次灭亡吐谷浑,再次把势力范围拓展到西域,而东征的连续失利,又造成北疆镇戍形势急骤恶化,南北关系急转直下,由此导致中土在东西两线同时陷入困境,再加上国内危机,圣主和中枢此刻已是腹背受敌,困难重重。”

裴宣机当即就想反驳,李风云及时伸手阻止,“某问你,如果明公到了河西,确定阿柴虏已经攻陷西海,而陇西大军短期内又无力反攻,吐谷浑事实上已经复国,同时还确定西突厥人已经横扫西域,而河西大军短期内同样无力反攻,西突厥人事实上已经控制西域,整个西土局势都已不可逆转,西疆危机已经演化为西土危机,之前西土经略的全部成果都已在过去数个月内丧失殆尽,那么,明公还会空着一双手继续西行,还会深入西土与狼共舞、与虎谋皮?”

裴宣机哑口无言,无力反驳。不过他相信西北军的实力,也判断西突厥人不可能支持吐谷浑复国,毕竟这是养虎为患,突厥人不至于愚蠢到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所以西突厥最多也就是支持吐谷浑反攻,利用吐谷浑来牵制和消耗中土,从而帮助它横扫西域,夺走西域的控制权。如果西土形势是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中土就依旧握有“筹码”,西行使命还是有完成的希望。

李风云继续说道,“明公西行使命如果未能完成,西疆就会转入消极防御,西北军会退守敦煌防线,把西域之利拱手让给西突厥人,看看能否挑起东西两部突厥的厮杀。两虎相争,中土就能从中渔利,但西突厥人与波斯人早已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此刻西突厥人的主力都在葱岭以西,他们经略葱岭以东的最大目的也就是稳固自己的东线,以避免陷入两线作战之窘境,为此,他们一方面要控制西域,一方面会积极挑起******人与中土之间的战争。”

“如何才能挑起南北战争?很简单,东西两部突厥结盟合作,西突厥人联合阿柴虏和西域诸国,在西线牵制和消耗中土军队,而******人则集中主力南下入侵。中土两线作战,即便支撑下来了,也是元气大伤,短期内只能消极防御,已无力对东西两部突厥形成实质性威胁,如此西突厥人就能集中精力与波斯人展开大战,而******人则一边牵制和消耗中土,一边耐心等待时机,只待西突厥人与波斯人打个两败俱伤,它的大突厥汗国的美梦就有实现之可能了。”

“所以某的预测是,两年内,也就是后年的夏秋之际,南北大战必定爆发,而中土如果准备不足,仓促应战,其结果可想而知,必定一败涂地。”

裴宣机不以为然,他相信南北大战肯定会爆发,但只要此次西行使命完成,就能延缓战争的爆发,中土就有更多时间进行战争准备。

“你有什么对策?”裴宣机问道,“你拉着齐王、李子雄还有数万军队北上边疆,不论最终目的是什么,首先遇到的就是南北大战,而你们只有在战争中活下来,并且保有一定的实力,才能畅想未来,否则就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白日梦一场了。”

李风云打开了案几上的地图。

这是东北疆域图,除了幽燕、辽西、辽东外,还清晰标注有霫(xi)、奚、契丹、室韦、靺鞨、高句丽等远东诸虏的栖息地。李风云拿出朱笔,先落在燕北,然后出燕山,进入奚人的地盘,接着进入契丹人和霫人的领地,最后落在了辽东。

裴宣机一看就懂了。所有人都低估了李风云,李风云根本无意留在长城以内,他直接越过了长城,直接打破了依托长城被动防守的桎梏,要在长城外杀出一片天地。

“这步棋一旦成功,你就是东北王,不但斩断了北虏伸向远东的手,还对北虏的侧翼形成了巨大威胁。”裴宣机说到这里目露忧色,“只是如此一来,你与北虏争夺远东之利,必然会遭到北虏的猛烈攻击,此举虽然可以有效缓解南北大战的爆发时间,但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