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百九十七章 祸福相依(2/3)

风暴正从黑暗深处呼啸而来,如果不及时阻止,后果不堪设想。

第三个消息总算让崔弘升松了口气。

这是来自高阳宫的圣主诏令,虽然诏令的最后部分还是敦促他尽快解决飞狐叛军这个祸患,但主要内容还是中枢针对日益恶化的国内外危机所拿出的相应对策,其中最重要的对策就是建立安东都尉府,任命李平原为第一任安东都尉,全权负责经略东北。

李平原何许人也?李平原就是秘兵刀,安平公李德林之子,渤海公高颎之门生,闻喜公裴世矩之弟子,齐国公长孙晟之部下,少时从军,征战大漠,并在保护启民可汗南下入朝的过程中血战千里,一战成名,其后出任西域都尉府参军事,追随裴世矩经略西域,屡建奇功。

西征胜利结束后,秘兵刀遂奉旨转赴远东蛮荒,执行经略东北之重任,而今东北局势大变,这一任务进入关键期,一旦成功,则东北尽入囊中。中枢为给其以全力支持,决定设安东都督府,掌东北军政事务,允许其便宜行事,不惜一切代价拿下东北,完成开疆拓土之武功。

“好计!”崔弘升仔细看完之后,忍不住拍案赞叹,“此计甚妙,可谓神来之笔。”

突厥人突然抛出的这个离间计,让圣主和中枢非常被动,无奈之下,干脆将计就计,公开秘兵刀的真实身份,承认他的战绩,并委以重任,授予其安东都尉一职,全权负责经略东北,如此可一举多得,不但轻而易举破坏了突厥人的离间计,还向秘兵刀背后的诸多势力传达了妥协讯号,同时********了裴世矩,有力团结了改革派,缓解了改革派内部以及与政治盟友之间的矛盾;另外籍此事件,中土在南北关系上表达了强硬立场,并以建立安东都尉府来公开告诉突厥人,中土对东北势在必得;而内部的团结和外部的强硬,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遏制圣主和中央威权的下降,有助于延缓两京政治危机和国内局势的恶化速度,这就给圣主和改革派赢得了宝贵的缓冲时间。若圣主和中枢能在这个缓冲时间内实现预期目标,拿下开疆东北的武功,赢得东征的最后胜利,必能逆转危局,化解因前期政治军事上的失败而带来的恶劣影响,恢复、巩固和加强圣主和中央的威权。

“大人,祸福相依,谁能想到,这次突厥人竟然帮了我们的忙。”崔家十二娘子崔钰站在崔弘升的背后,一边乖巧地给父亲捶背按摩,一边笑着说道,“若无突厥人的离间计,此次大人难逃连累之祸,侥幸侥幸!”

崔弘升苦笑摇头。坐在下首的崔九、崔孝仁也是相视苦笑,忧心忡忡。事实上崔弘升只是暂时摆脱了危机,如果他在年底前未能彻底解决飞狐叛军这个祸患,那麻烦就大了,两罪并罚,惩罚更严重,相比起来倒不如现在受冯孝慈之死的连累,最多也就是罢职而已,不会有性命之忧。

博陵崔氏、赵郡李氏做为秘兵刀背后的相关势力之一,虽然因为圣主及其身边的宇文述等亲信迫不得已之下重新起用了刀,向他们做出了妥协让步的姿态,短期内不至于借助各种机会遏制和打击他们,但这种“和谐”局面能延续多久,不是取决于双方的妥协程度,而完全取决于安州的选择。如果安州拒绝接受圣主和中枢的这种“变相”招抚,拒绝飞狐叛军撤进安州,********称霸东北,与中土公开“叫板”,形势的发展就与预期背道而驰了,而圣主和中枢“利诱”不成,目的落空,当然也就开始“威逼”了,极尽打击之手段。

那时刀复出一事已广为告知,天下皆知,人人都知道圣主有气魄,宇文述有肚量,不计前嫌,任人唯贤,圣主和中枢已经成功破坏了突厥人的离间计,刀复出的使命已经完成,那么圣主与刀背后的相关势力之间的“和谐”局面就不复存在了,该打击的还是要打击,所以未来局势一旦恶化,崔弘升就危险了。

对于崔家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