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一三章 二十八宿(2/4)

此之前他还是得排除个会令其惊悚莫名的答案,遂问道:“那人年纪要比先生大?”

冷杉轻飘飘一笑,回道:“要大上不少。”

孤心魂长舒口气,笃定道:“所以,先生所做的这些是受先帝所托?”

冷杉也长舒口气,好似时隔多年终于又能和别人分享这个不可轻易与人言的秘密。

冷杉回道:“正是璟帝。”

孤心魂道:“先生难道不怕同我说出这个秘密后,我头也不回,起身就走?”

冷杉惊诧道:“不应该啊,难道你们从未想过这种可能?”

孤心魂道:“想过几种可能,唯独这种可能,不敢想,也不愿想。”

冷杉道:“我明白你们对朱家朝廷的失望。”

孤心魂道:“我们愿意加入红尘客栈,愿意跟随先生做事,要保的是中州,而非朱家的中州。”

冷杉道:“想来到目前为止,我都还未让你们感到失望。”

孤心魂颔首认同。

冷杉道:“那以后也依然不会让你们失望,只是到底是要将前人余荫交予你,所以不希望其良苦用心被埋没。”

孤心魂郑重道:“理当如此,愿闻其详。”

冷杉道:“中州两千余载,浩土千千万,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王朝更迭,总逃不过八个字——沉疴痼疾积重难返。”

孤心魂道:“朱家中州历时三百年有余,在历史长河中可说是尤为绵长,难免积弊多矣,到了日薄西山该当行将就木之际。”

冷杉道:“朝朝代代总会重演着这样那样的历史,但每朝每代人都不认为自己会重蹈覆辙,嘴边常挂着‘以史为鉴’四字,而从过往类比如今的状况,朱家中州未尝没有一线生机,只要能渡过此劫,至少有望再续百年国寿。”

孤心魂了然道:“是以,即便璟帝心知在其有生之年难以‘逆天改命’,也想着留下些后制手段,哪怕仅有一成可能,莫说流芳百世,却少不得在未来百年让世人感恩戴德,就算在千百年后,仍可能为人所津津乐道。”

“正是如此。”话至此处,冷杉也不打算在绕弯子,全权接过话头,“与历代朱家天子相比,璟帝略显庸碌,却远远谈不上昏聩,更不能说一无是处。”

“在我看来,挺过二十年前的外夷战乱,休养生息,稳定国祚,是一功,殚精竭虑为中州未来布下了最后三道防线,则是另一功。”

“第一道防线是力保护国栋梁。”

“外夷之乱后,中州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璟帝自然采取用人不疑的政策,上至庙堂,下至各州郡,不可避免鱼龙混杂,但璟帝很清楚外夷之乱尚有遗患,很多位置很多人都可以腾出来,唯有边关险要之地的用人需慎之又慎。”

“其中分量最重的当属护国五虎将,璟帝晚年时,五虎将仅余三人在世,为保三将在其过世后仍能为中州尽一份力,璟帝亦是煞费苦心。”

“千方百计稳固住姑苏这一位,把石鑫放归乡野,让牛轲廉退居庙堂,只要保住这三人,就算战火再起,中州的城墙都塌不了。”

“无奈人算不如天算,璟帝想得到石鑫居功至伟锋芒过盛,这才让其退居一隅安定一方,却想不到石鑫的感召力之大,让石府声震一方,而愈演愈烈的庙堂之争,直接波及远在万里的石府。”

“也想不到朝堂乱象成为压垮牛轲廉的最后一根稻草,心灰意冷躲津州城浑噩度日。”

“好在,结果不算太坏,阴差阳错之下好歹两将尚存。”

“第二道防线则与道义盟有关。”

“道义盟不全由江湖帮派组成,涵盖面极广,老伯虽为盟主,但权力多限于维护江湖道义共抗外敌。”

“外夷之乱后,中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