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八九回 水越浑越好(2/6)

不少,侧妃们可也是有诰命的,她们生的儿子就算不是嫡子,也比嫡子差不了多少了。

而对平亲王来说,无论哪个女人生的儿子,都是他的儿子,将来无论哪一个能上位,他都是无名却有实的“太上皇”,如今既隆庆帝发了话,他当然不会把宝只押在嫡子身上了!

弄得宇文皓满心的阴郁与憋闷,连终于能往户部观政了都无法让他松快起几分来。

本来对于自己能往户部观政,他是极兴奋极满足的,虽说都说吏部才是六部之首,可天下不管做什么事,小到齐家,大到治国,少了银子都做不成,皇上却派了他往户部,可见心里待他与宇文澜毕竟还是不一样的。

宇文皓甚至因此还有几分感谢起隆庆帝来,想着将来过继后,自己必定当亲生父亲一般孝敬隆庆帝……不想隆庆帝刚给了他一个小枣,马上又给了他一记当头棒喝,打得他是头晕眼花,方寸大乱!

愁闷之余,又禁不住猜忌这事儿会不会是韩征在弄鬼。

前番仁寿殿那一遭事败了以后,宇文皓虽遗憾,却并不很担心,只要广阳郡主不说,他信任韩征查不到他的任何痛处,那便纵使再猜忌他,也只能是猜忌,不能付诸于实际举动,直接报复他。

事实随即证实,广阳郡主虽再不肯见他,也让他以后不要再往卫亲王府了,但的确什么都没说。

可就算只是猜忌,甚至是连宇文澜和安亲王府一起猜忌,以韩征的性子,势必也要有所举动的,不然也太不符合他一贯的行事作风了。

叫他怎能不猜忌这事儿是韩征在扰乱?

他本来就是皇上身边第一得脸得力之人,皇上早就对他言听计从了,“立天子”的名头可从来都不是空穴来风!

所以平心而论,宇文皓是真不想往惹韩征,可这座大山根本收买不了,除了试图将它搬走,他还能怎么样呢?

现在可要怎么办,要是皇上真过继了别人,他就真的什么都完了……

事实上,不止宇文皓猜忌韩征,就是太后,在听说了那个小道消息后,也第一个想到了会不会是韩征在扰乱。

天子她是知道的,根本就不想过继,怎么会忽然就松口了?

不过也说不准,过继这事儿既已是大家都心知肚明、板上钉钉之事,那天子总会慢慢习惯并吸收的,那既然无论如何都要过继了,何不过继一个年纪小,无依无靠的呢?

就跟寻凡人家过继子嗣是一样的道理,年纪小的才干养得熟,无依无靠的才干杜尽以后嗣父母年老体衰,对嗣子和家业都失往了把持力后,不会被嗣子的亲生父母登堂进室,作威作福。

放到天家,就更得防着这一点了。

毕竟天家无父子兄弟,历朝历代不得不“荣升”太上皇,甚至天诛地灭的天子不要太多;同样的,逝世于父亲之手的太子皇子也不要太多,那些还都是亲生父子,在那张至高无上的宝座之前,尚且如此了,过继来的儿子,难道还敢指看比亲生儿子更强不成?

所以太后心里也有些慌了。

难道他们母子当初辛辛苦苦,付出了那样宏大的代价才争来的山河大业,真要白白便宜外人,白白便宜别的女人的子孙后人不成!

不但慌,还恨,韩征那个狗阉奴,怎么就偏要跟她作对呢,只恨她当初为什么要放任他上了位,她要是一早就把他踩逝世了,又岂会有如何的种种不如意?

连带近来宫里竟莫名有了流言,说她的小佛堂里供的竟不是菩萨,而据说全是她害过的人的牌位,她又气又怒之下,本来是要彻查一番源头,尤其要把仁寿殿所有服侍的人自上而下都再彻查一遍,看是不是混进了不知道谁的人的,一时间也是顾不得了。

宇文皓与太后等人却不知道,事情还真不是韩征在扰乱,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