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430、鹰击长空,鱼翔浅底(2/3)

分红也能过得很爽了吧。”

众位股东虽然不要求派钱,但看着产业梦幻般扩大,多少还是有点期待的。

谁能想到,当初各自投了一二十万搞出来的培训机构,现在竟然发展到这般地步呢?

大美社的伙伴们也很震撼。

万长生去摆平股东,他们连夜就在办公区组成了新的设计团队,其中设计师二十多人,助理过百人!

也就是只要有什么新点子,有的是人能够做设计,更多人能上手画图,更别说施工监督、材料预算等各种分支项目了。

大一新生们迫不及待的想跟着师兄师姐们学东西。

韩晓敏第一次当总设计师,就带领这么大的规模,激动得都想彻底留下来了。

反正万长生在酒吧待到十点过,再过马路到办公区,这边还在热火朝天的开设计碰头会。

办公区里面的大黑板上已经手绘勾勒出来大概的厂区平面图,这还是根据卫星地图定位之类搞定,下午过去勘测的小组粗略统计,六座大型厂房,有两座是连接铁轨的,占地面积各自都是接近两千平米的庞然大物,里面曾经安装过龙门吊,可以整体卸装火车皮上矿石或者钢锭的存在,建筑坚固程度可见一斑。

另外四座稍小点,也是一千五百平米的规模,基本上都可以在内部扩展成四五层楼,

一层楼就能平铺两千艺考生那种广场般效果!

他们也问万长生,到底打算把大美培训学校的上限放在哪里。

从专业的角度,现在初步测算出来应该不要超过八千。

虽然一栋这种巨型厂房里面就能容纳八千学生同时上课,但考虑到安全、食宿保障和心理承受环境等因素,最好控制在八千。

哪怕艺考生因为课程单一,不需要太多其他空间,也不能跟挤沙丁鱼似的,再多,整个管理成本会大幅度上升,关键是容易出事。

所以就算用到六座厂房,也应该设计得尽可能宽松,还能让这些区域拥有其他用途,譬如充满工业气息的商业发布会、车展、时装秀、实验剧场等等。

而讨论文创园区的那边,则提出来一个全新的概念,公园。

既然厂房这边已经承载了很多商业用途。

那么外面的散乱建筑区域,完全可以按照一座文创公园的思路来设计发展,就是展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筑风貌的那种街道氛围,却又随处可见新潮元素,把艺术和商业结合起来。

包括培训教学区在内,在各种老旧建筑厂房上增添新元素,新旧共存。

说起来这种模式,在大美培训校所处的文创园区内就是这样做的,很多施工细节、造型方式都可以借鉴。

只是特殊钢厂这边的规模大了不少,办公楼、配套建筑多得很,弯弯绕绕的道路复杂得像街区。

肯定还要拆除部分危险建筑,保证最好的视觉效果。

除了营业场所消费,整个公园应该是完全免费的形式。

让周围密度过大的住宅区,拥有一大片遛弯消闲的公共场所。

这样还能最大限度的把绿化植物什么都保存下来。

万长生就是个来泼冷水的,嗯嗯嗯的听大家激动万分汇报了讨论结果,却提醒大家寝室关门熄灯的时间要到了,赶紧过马路返校。

让热血沸腾,准备连夜工作的设计团队气得差点把他扔到竹庐去。

韩晓敏却能理解万长生,想让大家保持冷静思考的苦心,笑着只留下少数骨干设计师继续脑力碰撞,大部分人还是先撤吧,还提醒大家趁着独处的机会,思索有没有什么新点子,然后再汇总。

于是等到三天后,万长生带着苏沐楠前往平京的时候,一月份的平京学习考察组也彻底变成了到平京7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