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七十九章 实践出思路(2/2)

也是确实该骂,人老子训儿子,天经地义,贺礼自然不会多说,只一旁默默地看着,待陶父把两兄弟狠狠骂了一顿,眼看就要动上手了,贺礼才开口:“陶伯父且息怒,左右事情已过去了,阿山、阿立也受了教训,之后有我看着,伯父看可还行?”

陶父吓了一跳,这位贺令长虽然面嫩,但自家门至今,言行举止却亲和中透着沉稳,较之他那两个孽子不知可靠了多少倍,哪里还有不放心的,连忙道:“有郎君看着,老朽还有什么不放心的?放心的,放心的。”

“既如此,伯父怎不坐下?”

陶父这才坐下。

贺礼帮着陶氏兄弟镇了场子,涨了脸面后,留两兄弟在家歇一晚,他带着人回县衙去。他们这么多人若是留下,也不是住不下,只是贺礼身份在那里摆着,他留下还要陶家招待,实是给人招麻烦,不如回县衙去,留陶家兄弟俩儿在家,又有礼物,来时的目的便达成了。

谢绝了陶家的相送,贺礼带着人往回走,较之来时放缓了脚步,一路默默观察,现在是农忙时节,路途中经过的田地里大多有人在耕种,只是,看田埂边的杂草已老高,显然也是荒芜过一段时间的,也就是这一季才捡起来重新耕种。

贺礼在外头转了一天,及至快关城门了才回县城,回到县衙洗漱完毕,让阿水哄着贺鱼先睡了,他难得舍得费下眼睛,熬个小夜,奋笔疾书,今天出去转了一圈,倒是让他思路开阔不少。

若说先前发动读书人以引领舆论的思路他只有一个大概的构思的话,那现在却有了实际的操作思路,也当谢李密起用他,否则,这操作还真不一定能成,现下却可以试试。

李密的魏公府里眼看着人才济济,各种谋士、文士不缺,但是李密缺基层人才,特别是基层民政方面的人才,急缺。

贺礼欲上书李密,广发招贤令,充实治下基层人才,把民治这个短板给补起来,把治下之民管理起来,只要李密同意,他就可以在京城时报上发倡议,号召读书人到基层来,从实是做起,先安民再治国。

李密的统辖范围就在洛阳城周边,只要周边安稳了,等洛阳城乱起,就能吸引普通百姓到安稳的地方来避难,而这些吸引出来的,只要能有人留下来,则就不枉费他耗费的心力了。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