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634章 冰冷照进童话(求订阅,票票)(2/3)

,她身穿公主长裙,来到了金黄色的皇宫,王位上的国王和王后就是她父母的样貌,只不过多了几分尊贵。

母亲温柔的告诉奥菲丽娅,说你用自己的鲜血完成了纯粹的考验。

仙子飞舞着,农牧神再度出现恭迎,一如最开始相见的模样。

“我的公主,欢迎回家。”

但金光散去,那片空地上,奥菲丽娅是带着微笑走入死亡。

......

虽然不是第一遍观看这部电影,但每每看起,又能得到新的感悟。

不得不说,陀螺真的是一个很会拍摄类似魔幻现实题材作品的鬼才导演。

一个小女孩的幻想和冰冷现实交织并进的残酷故事竟然被他说得如此唯美。

明明是反战,但也玩出了宫崎骏那般的童话式反战,不见一丝刻意,只是以童话对照现实,一步步的讲明白他所需要说的。

或许正因为现实太惨淡,所以才需要童话幻想支撑人们的精神世界。

电影里的几个角色,塑造的都很典型。

如维达上尉象征着***独裁统治者,集权、 、残暴、不容许有其他的思想质疑他的决定,恶狠狠冷冰冰的压在人民的头上,一块怀表既是家族的传承,也是权力递交的信物。最后,他走向了虚无。

而母亲卡门,就代表那些最普通的民众,无辜而随波逐流,只有依附于权势。

至于小姑娘奥菲丽娅无疑就是这个故事里的那抹暖色。

在莱曼看来,这部剧是借用童话的背景讲给成年人看的,用夸大的手段将现实中的荒谬逻辑与现象,刻画得更加冰冷、现实。

奇幻、神话故事之所以吸引人的可能就是能一定程度的反应每个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幻想世界。

而奥菲丽娅的幻想是如此的黑暗和压抑,是因为她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充斥着枪战、拷打、残暴、死亡。

是以,《潘神的迷宫》最出彩的是它同时讲了两个不同的故事,一个充满瑰丽的狂想,幼稚而美好;一个却直接表述血腥和高压。

两者相互渗透,融合,才构成了这部魔幻大作,也让悲剧的色彩更加的浓厚。

如阻碍大树生长的大蛤蟆,就象征苟延残喘的波旁王朝,没落腐朽,吞下的三个魔石,分别代表“民主”、“自由”、“平等”,而吐出的金钥匙则代表西班牙的未来。

如无眼怪那里得到的匕首,也是战争的象征,当西班牙左右翼矛盾激化,唯有暴力重新建立政权。可政权一旦建立,就需要分配利益,就犹如影片中奥菲丽娅忍不住诱惑偷吃,怪物就被惊醒,农牧神也大喊犯规,就如同分配利益时那些不公与私心,又会让好不容易平稳的局势紊乱。

陀螺对这部影片藏着很大的野心,很多他想说的,想评价那段历史以及警醒世人,呼吁反战。

有人说过,拍得最真实的战争电影,恰恰就是最好的反战电影。

陀螺用奥菲丽娅的不幸来告诉观众战争究竟有多么可怕,****又是多么的残酷。

他做到了。

影片的最后,奥菲丽娅魂归地下,做了她梦寐以求的公主。怀抱希望的人终究会看到曙光。

放映的灯光亮起。

陀螺有些不自信的问道:“莱曼,你觉得怎么样?”

这是他第一次想把魔幻题材拍得深刻,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是满足自己恶趣味的娱乐产物。

从制作周期也能看出来,以前陀螺拍戏,只要筹备完成进入拍摄阶段、后期制作,基本不会超过三个月。而这部《潘神的迷宫》光是拍摄阶段就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整个剧组花费的心思真的不少。

莱曼在《rada》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