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4章 秦驰道与泗水之秘(求推荐求收藏)(1/2)

告辞了王翦,秦君一行皆快马兼程。

出了函谷关,秦君更是罕见的换上了一声月白长袍,一身打扮更像是游离天下的学子。

秦法森严,秦吏更是冷酷的执法者。

商鞅变法时就要求:使民无得擅徙,禁止民众擅自离开居住地,想要旅行亦或者搬家,都需要到官府开介绍信,出示身份证明。

对于秦君等人,自然没有这么麻烦,金令箭在手,中原大地何处都可走遍。

而且秦法推行最严厉的反而是秦地,山东之地,秦法有名无实,特别是对于这些强者,根本就没有约束。

秦法,约束的只是普通民众。

........

此刻一行人在驰道之上奔走,望着宽阔的驰道,秦君一时间想到了很多。

他清楚,在秦始皇时期,大秦帝国曾花费巨力修建驰道贯穿天下,将中原大地牢牢的控制在一起。

历史记载:“秦为驰道於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

驰道以咸阳为中心,向东直达齐、燕地区,向南直达吴、楚地区。驰道宽约五十步,路面由铁椎夯打牢固,高出地面呈龟背形,所形成的坡度有利于排水。

为了便于计算道路里程,驰道两边依据当地实情,每隔三丈植树一株,或青松杨柳,或槐柏榆桧,绵延间隔,壮观而秀美。

同时驰道为三车道,中间为皇帝专用,未经特别许可,他人不得擅自使用,两边则为旁行道,可供吏民使用。

心中念头闪烁,秦君清楚大秦帝国修炼的驰道,便以五大驰道,以及直道最为有名。

其中驰道以都城咸阳为中心,沟通大秦帝国东西南北,与其他道路辐射连接,西去有陇西北地道,东进有三川东海道,南北有河内广阳道,东南有南阳南郡道,濒临渤海又有辽西会稽道,四通八达,纵横交错。

陇西北地道,由咸阳沿渭河西去,过雍城进入陇西北地。支道可以抵达西垂和犬丘,越过陇山,可至泾水源头鸡头山,再沿泾水河谷回到咸阳。

北地道尽数在秦国故土之内,这一带地区,是秦人先祖养马生聚的祖地,而鸡头山一带,是秦人受周王召唤,定居称秦的祥地。

陇西北地道就是为了巩固大秦故土,让大秦根本长存。

而秦君心里清楚,剩下的四条干道,则是为了巩固六国新土。

三川东海道,由咸阳沿着渭河东出函谷关,并黄河南岸行,经过三川郡洛阳,走陈留,过砀郡,经泗水郡彭城,一直抵达东海郡朐县,乃贯通帝国东西的交通大动脉。

其中三川东海道上的函谷关是进出关中的门户,而荥阳是控制关东的要塞,至于彭城则是连接魏,楚,齐间的要冲,三川东海道加强了咸阳与中原的联系。

至于南阳南郡道,由咸阳东郊沿着灞河东南行,走蓝田,入商洛,出武关,经南阳郡宛县,南下穿越江汉平原,抵达南郡江陵一带,大道至此,再沿着大江东下,水|陆交错,过衡山郡与九江郡,一直抵达下游会稽,将帝国东南连接成一片。

河内广阳道,由河内北上,走安阳,到邯郸,过恒山郡东垣,至广阳郡蓟县,大道南北纵横华北平原,东西与太行山平行,延伸东去右北平郡无终,进而抵达碣石一带。

秦君更是清楚,河内广阳道是帝国南北交通的主干道,这条道上的蓟县是燕国故都,邯郸是赵国故都,安阳是魏国要地,沿着河内广阳道度过黄河进入三川郡,直接连接三川东海道。

而且辽西会稽道,北起辽西郡南部,南下经过右北平,渔阳,广阳,矩鹿,济北,临淄,琅琊,东海诸郡,一直到达会稽郡。

这条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