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兵围洛阳(中)(2/3)


“我估计明后天就可以!”

周飞点点头,“现在全城搜粮,我希望在这个行动结束前把任务完成!”

..........

朱泚的病情越来越重,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昏迷状态,勉强靠一点流食和药吊命,加上晋军围城,皇宫内也人心惶惶,各自盘算保命之策。

皇后肖氏整天抱着儿子哭哭啼啼,刘贵妃则冷眼旁观,王献忠控制了整个皇宫,王献忠贪财如命,他现在的心思并不在维护皇宫稳定,而是在绞尽脑汁怎么把朱泚内库的珍宝搞到自己手中。

他已经利用职权偷走了内库珍品房中的三十箱珠宝,藏匿在他自己的秘密金库内,但他还不满足,想把整个珍品房内的一百多箱珍宝全部偷空。

王献忠发愁的另一件事就是怎么把他十几年收刮的财宝运出去,王献忠是建州人,他就想把自己的财宝运回老家,他再隐姓埋名度过余生。

只是王献忠很多疑,他并不相信手下,尤其涉及自己钱财,所以他的财富迟迟没有送走,现在晋军围城,他就是想送走也来不及了。

王献忠心中焦虑万分,不过还是让他想到一个办法,他可以通过匿名把自己的财富存放在宝记柜坊中,就算城破,晋军也不会查抄宝记柜坊。

所以他这两天一直在忙这件事,大部分时间都不在皇宫。

刘丰买通的宦官叫做江春儿,是替王献忠整理书房的小宦官,王献忠身边有三个这样的小宦官,他们轮流当值,而且都不识字,王献忠也不怕重要情报泄露。

虽然江春儿不识字,但王献忠的调兵印长什么样子,放在哪里,他是知道的,李镇府上的监视士兵只有二十人,低于五十人,不需要调兵虎符,也不需要调兵令箭,直接一份调兵令就可以了。

调兵令是印制好的,现成的手令,上面只要填上调哪支军队,调去哪里就行了,然后盖上王献忠的调兵印章。

当天下午,江春儿收拾书房时,便偷了一份盖上印章的空白调兵令,交接后,他出宫把这份调兵令给了杨密。

刘丰是不会亲自去做这种小事情,和皇宫联系都是交给杨密,杨密进行形势分析后,直接把结果告诉刘丰便可。

当然,这件事也有风险,虽然这种二十人的小调动不会再去找王献忠核实,但就怕万一,一旦王献忠发现这份调令不是自己签发,在严厉拷打下,三个小宦官很有可能会交代,一步步追查下来,杨密就会暴露。

可如果前畏狼,后惧虎,那什么事情都做不成,万事皆有可能,所以什么事情都要讲概率,被发现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大概率不会被发现,那就果断去做。

如果是平时,王献忠很清闲,他或许会询问所有的调兵情况,但现在时局很乱,王献忠自己的事情都忙不过来,他哪里还有心思去管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情?下面的人也不会向他汇报这种二十人的小调动。

所以被发现的概率很小很小,退一万步说,就算发现了,也很有可能是外面有心人印制的假调令,能印制假调令,为什么还要冒险去偷真调令?

蒋敏的做事效率很高,次日一早,李镇府上的二十名士兵就被调去镇守皇宫的长乐门,现在每个地方都急需人手,他们的到来当然深受宫城守将的欢迎。

李镇年约四十余岁,是彭王李仅的嫡长子,也是唐肃宗李亨的孙子,在目前仅存的极少数李唐宗室中,他也是唯一有皇位继承权的皇族,他父亲虽然做了朱泚的伪帝,但和他无关,很多朝廷大臣和世家都熟悉他,知道他的精明能干,人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