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576章 鲶鱼效应(3/3)



全部工程有望于2006年第三财季完工并投入使用,具体时间节点是7月15日左右,比预计工期提前三至四个月。

同时,华夏港湾公司和中冶集团也同样捷报频传。

黑德兰港FMG公司铁矿石专用码头,业已完成80%混凝土浇筑量,工程进度达到77%。确定可以于2006年6月1日之前启用,进度比铁路方面还快。

中冶公司负责的七大矿场建设和采掘设备调试,选矿厂等设施业已完成大部,陆续有C,D,E,G四座矿山投入先期生产,预计设备调试完毕,两个月后将进入全面生产期。

A1,B,F这三座矿山,也分别将于2006年6月前投入试生产,源源不断的为华夏供应铁矿石。

这一震撼消息在2005年11月1日发布,再度打乱了三大矿山的联手提价策略。

这意味着

FMG资源公司将于2006年第三季度,有可能在七至八月间开出第一艘载满铁矿石的巨轮。

同样意味着,在2006年度世界铁矿石多出6000万吨供应量,足以冲击高高在上的铁矿石价格,缓解华夏钢铁企业几乎是无穷无尽的胃口。

原本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潜在威胁,如今成了事实。

原本于2006年第四季度投产的计划提前了,对三大矿山来说,这可真是个糟糕的坏消息。

按照FMG资源公司1.5亿吨的巨大体量,必将会成为继三大矿山之后的第四大玩家,在铁矿石生产领域具有不可小觑的影响力,谁也无法忽视他。

这两年

淡水河谷迅速从1.4亿吨增产到2.7亿吨,必拓公司从1.24亿吨增产到2.2亿吨,必和必拓公司从0.95亿吨增产到1.76亿吨,显示出三大矿山具有极强的增产潜力。

这说明,国际市场根本就不缺铁矿石资源,也不缺少迅速增长的能力。

禁止转码、禁止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模式!

消息传到香港,王耀城难以抑制心中的爆棚成就感,拉着好友齐亚非和史学义等人在酒店喝的酩酊大醉。

这是王耀城重生以来第一次喝得大醉,同时也放翻了一桌酒友,堪称盛况空前。

维持当前的格局,符合三方利益,三家联手默契地维持铁矿石供不应求的局面,简直赚得盆满钵满。

可惜,鱼塘里放进了鲶鱼,搅动一江春水不再平静。

仅仅两天之后,2006年度“长协”基准价格崭新出炉,三大矿山做出了实质性的让步,拿出了最大的诚意,涨价35%的方案几乎比以前71%方案腰斩,最终获得了谈判各方的一致认同。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