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已至城下费思量(2/3)
“为了兵贵神速?”
“这只是原因之一罢了。”刘琮微微一笑,说道:“攻取阜陵其实用不了多久,但于禁此次偷袭历阳,其目的并不是攻城掠地,而是为了造成震动。若是我被困与历阳的消息传出去,周瑜等将领该如何应对?”
刘虎皱眉道:“这岂不是说,不管于禁是否攻城,都会对我军战况造成不利影响?”
“如果能打下来,固然再好不过。可若是攻城受阻,伤亡惨重,于禁就得不偿失了。”刘琮扭头对刘虎说道:“所以敌军刚开始的攻击必然猛烈,只要抗过去前面几波攻势,于禁自然就不会强攻。”
刘虎听了略一思忖,对刘琮问道:“既如此,何不让我领兵出城,与敌一战?曹军远道而来,必然疲乏,若是能将其击败,势必会使得曹军士气大落!”
按说他这个想法也不错,但刘琮却摇头道:“以于禁之能,断然不会给我们这样的机会。还是安心守城,只要曹军拖的时间越久,他们的士气自然就会越来越低。毕竟曹军深入腹地,时刻受到我军从后方进攻的威胁。”
说话间,已能隐约看到城外数十里之地烟尘腾起,刘琮淡然一笑,自言自语道:“来的倒是不慢,却不知能有几人回去?”
先到的是于禁麾下的骑兵,大约有四五百骑,将荆州军斥候驱赶开之后,直奔城下而来。不过到了城外四五里地之后,便开始减速,缓缓徐行。看来于禁已经得知己方有了准备,恐怕紧接着便会是大队人马出现,先行扫平城外。
从各军屯赶来的将士,加上城外的预备役农夫,共有三千余人,加上城内的青壮上城协助防守,此时竟然也有近七千人。不过这七千人中良莠不齐,战斗力不可同日而语,因此董袭在刘琮的建议下,将所有人马进行了混编,以军屯老卒为核心,预备役农夫为主力,加之青壮民夫为辅,组成十人一什的小队。
至于刘琮的近千名明光骑,董袭是不打算动用的,那可是刘琮的亲信近卫,他指挥不动不说,最重要的是要用来保护刘琮。而刘虎的千余名长枪营将士,则分在四门,机动使用。
历阳城内最多的是什么?不是普通百姓,而是各路人马留在城内的粮秣辎重。当一捆捆锋利的箭矢被民壮搬运到城头,一堆堆滚木礌石堆上城头,带给守军强烈的信心。
尤其是那些神弩车,在城头垛口架设起来之后,给人造成了极大的视觉震撼。
儿臂粗的弩箭、沉甸甸的箭头,浸透了油脂紧绷着的弓弦,让人毫不怀疑,这样的弩箭射出去,即便是战马都能撕裂。
“若是再有几架霹雳车就更好了。”安排好防守事宜的董袭来到城楼上,对刘琮说道。
刘琮闻言一笑:“其实霹雳车在防守时作用不大,无非是打击敌军的士气罢了。”
此时天色已近黄昏,刘琮见曹军大队人马离城外不过数里之地,便对董袭说道:“敌军虽是远来,但想必定然会漏夜强攻,董将军不可大意。”
董袭神色一肃,点头应诺。
如果从兵力对比上来看,于禁已经达到了他的目的。至少在他看来,此时城内的守军,顶破天不会超过五千,其中肯定还有很多临时征召的民夫。
至于城头上遍布旗帜,刀枪如林,在于禁眼中也不过是刘琮虚张声势罢了。
于禁并不知道,自己不过晚到了半天,城内便聚集了七千人马。而这些荆州军中,还有许多是久经战阵的老兵,或是从军中退出的低级军官,如都尉、司马、都伯等。至于队率、什长、伍长什么的就更多了。这些人大多是因为年纪较大,在军中难以升迁,或是因受过重伤,有了伤残才没有在江东三营成立之时,被选为精锐。但他们的丰富经验和作战能力,并没有因此而丢掉。
“将军,情形似乎有点不大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