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365.男的?女的?(2/4)

“休克无非那几样检查,血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血气分析和电解质。”

他刚说完,台上的吕文烈便公布了这些检查的结果:“血常规白细胞8.9,中粒81%,心电图很明显的窦速,血气里氧饱和度93%,典型的代谢性酸中毒。肝肾功能里胆红素、血肌酐、谷丙谷草两个肝酶全都升高。”

检查结果和病人的体征一样,完全符合休克的表现,接下去便是及时纠正和寻找病因了。

“不知道病人有没有体温?有没有外伤史,全身有没有红疹。”

老许的一连三个问题,包含了三大休克的病因。发热对应感染性休克,外伤对应失血性休克,红疹对应的就是过敏性休克。

这些看似非常敏锐的临床思维在这些大佬面前却是小儿科,早已经刻在了骨髓里。在坐的都是有十几年乃至几十年临床经验的专家,一见病人,这些东西就会像条件反射一样从脑海里蹦出来。

吕文烈说道:“有发烧,38.7度。”

“现在能初步确定是感染性休克。”老许说道,“血常规是典型的细菌感染,纠正休克的同时直接诊断性用药。”

“嗯,先上三代头孢或者左氧看看效果。”

“最好阿奇霉素、泰能和万古都备着。”

他们毕竟是各自医院急诊的骨干甚至顶梁柱,实力是毋庸置疑的。短短不到三分钟的时间,几人就已经完成了诊断到治疗的全过程。

但当那些医生已经把目光放在了感染灶的部位上,甚至开始着手开设各种检查单据寻找感染灶的时候,不一样的声音出现了。

倒数第三排靠走廊的四个位置上坐着四位年轻人,其中就有一位举手打断了他们的思路:“那个,吕老师,我觉得在病人的性别方面还有待商榷。”

“性别?”

“怎么话题又绕到性别上去了。”

“性别和休克有什么关系?”

周围的医生纷纷投去目光,看向那四人。他们年轻得让人惊讶,基本都在25-30之间,乍一看都是刚本科毕业没多久的样子,就连硕博有没有毕业都还不一定呢。

虽说这次研讨会本身没设门槛,但讲解和讨论的内容一早就已经公示,水平和平时的小会议有明显差距。

医院不可能派废物来占据宝贵的名额,至少这些年轻人的实力肯定不差。但临床急救更吃经验也更看重经验,所以年资几乎就代表了一切。对他们来说,被这样的年轻人打断讨论节奏是件让人很不舒服的事儿。

但毕竟是外院医生,不看僧面看佛面,训斥是不可能的,只能进行善意的提醒:“性别之前就已经讨论过了,现在我们开始考虑感染性休克的感染灶,请跟上思路。”

“是啊,年纪轻轻有冲劲敢挑战权威是好的,但最好在我们碰壁了之后再站出来,这样效果才最好。”

“哈哈哈,老李,你可真够直接的。”

“我说的是实话。”

“好了好了,有不一样的声音是医疗界之福,什么都听上级医生的多没意思。”

“我也没不让他说话......”

这个场面似曾相识,上一次还是在丹阳医院的大会议室里。当时站起身发言的是祁镜,而这次充当反驳急先锋的则是纪清。

纪清很清楚自己和周围那些专家们的差距,如果是他接手了这个病人,也会和绝大多数人一样。或许也会对病人的性别感兴趣,但不至于想的太深,只要不出现大的转折,救治重心会永远放在休克上。

但现在并不是在工作,他面对的其实是一道病例题。这个东西是人为创造出来的,或者也可以说是经过了人为的改造。其他人或许因为自身地位的原因对它不熟,但在丹阳医院内急干活的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