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190章 风云际会的2012(1/4)

外资入侵,对美国人同样不陌生,另外,大部分美国民众对此类事件同样敏感,出于地缘包围的复杂感,万拿下的事一传开,很快引起了大量的讨论。

有关讯息在网络的加持下快速扩散来,如潮水般涌向各处、传达到个人。

一些年轻人,很多的年轻人,或者干脆经常去旗下的连锁电影院看过电影的人把手中的键盘当作传声筒,可这种一时“激愤”形成的战力却根本不持久,尤其是万新闻官公开表态——

一,管理层变化不大,都是美国人;二,企业拥有极大自治权。

一手如索尼收购哥伦比亚的做法,抵消了许多的抵制情绪。

当然,这种做法确实有效,虽然傻子都知道万达花了这么多钱和心思买下,怎么可能真正放任它独立,但起码,没人能反驳这一点。

究其原因,是资金链出了问题被迫引入新的资方,说得敞亮一点,没万,也得变卖资产,下场不一定比现在这般更好——还能全须全尾的保留了旗下的品牌院线,甚至二次扩大、翻新,提供更好的服务和观影环境。

事实也确实如此,大家的争论已经没放在被买入,而是讨论起了值不值,该不该,万就这么透过这笔大额交易,出圈了。

一时间,所有的美国财经频道都在拿这桩收购案说事。

洛杉矶本地的财经节目主持人和某专业嘉宾对坐,聊起道:“所以这份交易,谁受益了?”

“这么一披露,大家都知道过去几年他们的经营状况并不好,尤其是院线市场越发被日益繁多的娱乐手段限制,票越来越难卖出,观众的观影 也不像以前那么高了。

哪怕票房纪录不断被打破、抬高,但只是少数,明眼人都看的出来业内均量一直在减少,场次的上座率也是,在这个时机介入,你觉得合适吗?难道万真的像采访里说得那样是为了扩升国际业务?抑或是抬高集团形象,甘愿花这笔钱?”

主持人按着台本顺序提问。

“怎么说呢,经营不善虽跟电影业的大环境有关,但其实也不至于这么惨,在卖身万之前背负了大量的银行外债。

我翻过一些资料,虽说09年10年,电影市场的总量对比以往减少了一些,但去年又回暖了,究其原因,影院经营是跟制片厂离不开的,院线需要更多、更平滑的排片,这就代表它们需要大量优质内容填充,一旦制片厂低迷,院线市场自然就低迷了,而一旦他们产出平稳,也能轻易带动市场。

所以,虽说数据显示,哪怕是很多小型连锁院线都赚到钱的11年,仍旧亏损了8270万美金,但这部分里面营收还息占的比例相当高。

也就是说,它一家的负债经营并不代表院线市场真的没有前景,只是比起过去,花费心思的更多。

何况,也有点错估自身现金流了,我看过他们之前的报告,07年以前他们还能维持2到3亿的净利润,只是从那一年开始,为了提高竞争力,他们开始大规模淘换放映设备。

然后拥抱巨幕和3放映本就会使得支出成本加大,却不想制片厂那两年也不太给力,产出的电影有很多观众不买账,这才超过了经营负担,逐渐演变成了利润抵息的恶行循环,肯定不能全归咎于大环境。”嘉宾理性分析称。

“那就是的大小股东会后悔?”

“呃……这其实不是一件绝对的事。我只能猜测(贝恩资本、凯雷资本为股东主体)的投资人不愿意在持有这份有些经营风险的资产了,而且他们也确实卖出了一个高价。”

嘉宾乐呵道:“我看过那位王先生的采访,他说不是溢价,但我们都知道他在偷换概念。

贝恩资本、凯雷资本等股东加起来整体持股的资产不到17.51亿,而万却花了31亿美金拿下了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